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现代性     
欧陆思想界在反思现代性方面的研究兴趣持续不衰。近期出版的有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版),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译林版),英国学者多德的《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版)。泰勒的三个隐忧是个人主义导致意义的丧失,工具理性主导导致目的的晦暗,工业一技术社会的结构对人们的自由选择的限制。对于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允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当前,在把握当代中国思想界的走向时,很容易产生两种偏向:要么淡化传统意识形态,要么重新将一切意识形态化。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当代意识形态弱化与强化的态势,避免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重大失误,这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期学习栏目将与您一起关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3.
2011年,我们目睹了许多民生、社会与政治现象,包括物价上涨、广东村民维权诉诸大规模集体公共行动、动车事故及其调查和处理,以及中关关系和东海、南海局势,等等…。2011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思想界的焦虑、社会治理的局部改良、某些领域展现的有限政治善意,等等。同时,2011年我们看到,政经领域的腐败依旧触目惊心,时有大案爆料,官民关系高度紧张,让大家既见惯不惊,又愁肠百结。  相似文献   
4.
1919—1924年,杜威等五位外国名哲来华讲学,实为欧战后西学东渐的文化壮举。讲学在促进思想深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分化与演进:第一,对当时中国兴起的反省现代性的思潮起到了助力的作用,更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拓展了中国思想界的维度空间,扩充了二者内部的张力。第二,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可以最终走向"以俄为师"的社会主义,也与其在思想层面上的蜕变是离不开的,它明显地刻上了名哲,尤其是杜威和罗素来华讲学的烙印。至于泰戈尔讲学受到了中共的抵制,罗素和杜威受到了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将自己的观点和学说进行修正,则体现了中国思想界与名哲讲学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7,(5):88-91
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以及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全面竞争引发了美国学界新一轮关于对华政策的反思和争论。美国传统所奉行的支持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富有、强大、和平的国家并希望与中国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政策正受到质疑。在当前美国主流思想界,关于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反对中国崛起的改变派与支持中国崛起的维持现状派。前者基于现实主义视角,主张改变美国长期奉行的对华接触政策,对华奉行接触和遏制的双轨政策,加强威慑甚至对抗;后者从自由国际主义视角出发,主张继续奉行美国对华接触政策,与中国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6.
黄朴民 《社区》2008,(20):48-49
明末清初思想界巨擘顾亭林尝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以古律今,可知此语实为平凡而不朽的真理,尤其是放在那些终日与青灯古案、竹头木屑为伍的历史研究者身上。这更是“一语成谶”式的宿命!因此。我曾以调侃的方式说过:“对于一个人而言,把研究历史作为他一份业余爱好,那是莫大的幸福:把研究历史当作他自己谋生的饭碗,则是真正的悲哀!”  相似文献   
7.
黄岭峻 《江汉论坛》2004,8(1):120-124
"经济民主"是滥觞于清末民初、形成于抗战前夕,并在40年代达至高潮的一种思潮,对中国现代思想界影响甚大.它与"政治民主"相对,认为只有基于经济平等的政治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思潮的形成,既有苏俄经济模式的影响,也有"唯科学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在我看来有一个"两头活,中间死"或"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所谓"两头",指的是20世纪的初叶与末叶,亦即"五四前后"与"新时期";所谓"活/死"、"热/冷",当然是指相对而言,前一比较说的是思想与思潮的活跃程度,后一比较说的是思想与思潮的争鸣状态.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战 )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唯物史观的确立 ;民族主义的高扬 ;新文化运动的分裂及民族文化主义发展到顶峰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扎根 ;新教育的奠基等 2 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一系列巨大变动都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人研究清代学术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清代思想界所谓的"汉学""宋学"视为一个客观的、有固定内涵可以归纳的对象,并往往欲对二者"下定义"。实际上,清人对"汉""宋"的使用分歧丛出,在他们自己便未提出任何客观公认的标准,更无固定的"定义"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