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视频编辑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CPU+GPU的理念从广电领域已经悄悄进入教学领域,业内的技术革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其深刻程度超过了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面对于此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它对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去迎接迅猛发展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的本质和特征——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信息化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并推动的,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变革过程.信息化的实质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一次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革.信息化的总体特征在于:它是一个推动社会战略资源由物质资源向信息、知识资源转换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社会及其文化变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性和创新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有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仍是以2002年时对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的主导技术——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加以定义的,并没有反映出目前已逐渐清晰的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化道路的巨大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革命(绿色技术)、智能化和纳米技术革命的新内涵。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落后的美国和德国通过抓住"第二种机会窗口"成功地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从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史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依托民族产业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从新技术革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入手,重塑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与美、日、欧共同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领导者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论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经过 2 0年的改革与发展 ,虽然在体制、机制和结构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突破 ,并开始走向市场化和现代化。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显露出诸多的矛盾 ,过去所采取的市场放开、政策激励、提高价格、外延扩张、农民自筹的发展策略 ,已明显不适应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在农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略上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应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起点 ,以农业技术革新为手段 ,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农户经营的企业化  相似文献   
6.
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理论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较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几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促使媒介形态发生较大的转变,如原始社会与原始符号媒介、机械印刷技术与印刷媒介、电子技术与广播媒介、光电转换技术与电视媒介。但是纵观150多年的新闻传播史,没有哪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完全取代了旧的媒体形态。新的技术并不能产生新的内容,每一种媒体形态仅仅是作为信息的加工者,而特定的媒体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媒体融合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福垣 《领导文萃》2011,(19):24-25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人们对现代化陷阱的一种错觉。在GDP拜物教迷雾笼罩下,那些把发展等同于发财的人们,忽视了生产方式变革前后增长基数和内涵的差别,很容易产生这种观念误区。其实,能够推动全社会整体收入水平冲上一个新台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变迁、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人类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建国以来从业人员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50多年来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变迁。重点针对20世纪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经济模式变革引发的全杜会从业人员需求结构的改变,对“高价值”生产模式下的从业人员进行了新的类别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扮演了很重要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主力军”的角色。在未来新的发展阶段中,民营企业要面对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以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必须要解决的新问题。在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中,最为突出的是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上企业的巨大差距,而技术创新能力的落后,直接根源于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不能和现在的市场对接。因此,为了加快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其中制度创新则是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体系变革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经济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其根本原因是产业技术落后。产业技术体系在工业社会中占据着支配的地位,它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方式的科学性、可持续性。所以,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才是东北振兴的根本出路。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