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春泽 《领导文萃》2014,(19):80-83
粉碎“四人帮”后,根据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党中央临时组建了“中央宣传口”,由耿飚负责。1977年春天,我从北京大学被借调到宣传口工作。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经历了一系列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的斗争,包括理论务虚会的全过程。鉴于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的所谓“凡是派”与“改革派”之争,叶剑英建议中央召开一次理论务虚会,让不同意见展开民主探讨,以便统一认识。这个建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通过。  相似文献   
2.
在“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细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沧桑巨变,相声演员姜昆说“我有点晕”。而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乱象环生、乱云飞渡,作为长期坚守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笔者来说,真的也有点晕!  相似文献   
3.
1978年 ,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席卷神州大地。由邓小平主持和倡导的这场大讨论 ,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一、牢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一个基本原则 ,是每个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熟悉的一个基本原理。为什么20年前竟然会引起全国性的大讨论 ?这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1976年10月 ,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4.
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工作后担任了党中央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他自告奋勇地兼管教育,而他抓教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教育系统进行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5.
该文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的元杂剧研究,认为可以197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对关汉卿及其剧作的研究、对《西厢记》的评价以及对元杂剧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港台学者的研究也大有收获。后一时期,学界首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拨乱反正,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方法的更新及视角的转换,研究领域大大拓展,无论是对微观问题的深入探索还是对宏观问题的准确把握,都取得了斐然可观的研究成果,元杂剧的研究已步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仲海涛  李卓芪 《理论界》2009,(3):135-136
知识分子问题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后,党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有过种种反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基本理论和政策的角度出发,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实现了在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拨乱反正.本文从邓小平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分析、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制定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希望能更好地体现其拨乱反正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是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也是我党进行拨乱反正的重要时期。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掌握好批评的武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是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朱熹作为对儒家思想身体力行的理学家,对南宋科举的弊端及其根源进行了充分的揭示,认为既要变更人心,也要变更法制。变更人心首先在于"上之人"好学见道,整顿弊政。在变更法制方面,其《学校贡举私议》提出了带有理想化色彩的系统主张,影响元明清三代科举为力甚大;尽管无法改变"科举制"发展的基本走向,却起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着各个环节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佚名 《领导文萃》2013,(22):78-80
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便成了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回归原始儒学、重新解读元典,已成为儒学思想发展史上不断重复的现象。顾炎武认为:回归元典,必须拨乱反正,必须把被曲解和被遮蔽的元典本旨重新发明出来;这就必须运用一些新的学术方法和规范,如知音考文以读经等,对原有的学术思想进行改造,以正本清源、复归本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