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垄断企业捆绑销售的策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捆绑销售作为企业常用的销售策略,既有直接效应也有策略效应,国内学者对捆绑销售的论述仅局限于价格歧视等直接效应,而忽视捆绑销售的策略效应。文章指出了通过捆绑销售来进行价格歧视的局限性以及垄断企业进行捆绑销售的策略效应,并通过一个两阶段模型论述了捆绑销售阻止进入的策略原理:在位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如何通过捆绑销售来阻止进入。  相似文献   
3.
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形式,鱼货收购商放贷给渔民,货币利息为零,可以用折扣价收购渔民的鱼货.这种合约通常被认为是收购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收取了很高的实际利率,是高利贷.通过入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这种表面上的高利率,实际上是由于信贷合约与鱼货收购合约捆绑在一起的捆绑合约,渔民在获得货币贷款的同时,也获取了一些其他服务,扣除其他服务的价格之后,货币信贷本身并没有收取过高的利率.信贷与鱼货产品的捆绑定价是一项很有意义的金融创新,丰富了捆绑定价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低性能产品(低吸引力产品)引入现有高性能产品进行销售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当低性能产品具有各种边际成本结构以及顾客表现为在更长时间域理性选择购买时机的行为时.研究了捆绑策略对于低性能产品引入的价值,考虑了不引入低性能产品(只销售高性能产品)的基准策略以及引入低性能产品(同时销售两种产品)的完全捆绑策略、分开销售策略与混合捆绑策略.结论显示:当低性能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以及与高性能产品之间的竞食性较强时,不引入低性能产品对企业更有利.当低性能产品具有中等(较低)边际成本且与高性能产品之间的竞食性较弱时,企业应当采用混合捆绑策略引入低性能产品.此外,还分析了完全捆绑策略与分开销售策略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尹珺 《决策探索》2011,(19):44-45
乱花渐欲迷人眼。 各种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水涨船高,一起高涨的还有投资者的购买热隋。但由于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并不公开透明、信息披露不全、捆绑销售等问题,相应的风险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6.
陈亦权 《职业》2008,(16):29
有个酒店需要招聘一位厨师长.这个酒店的湖蟹很有名,每天都能卖出很多.湖蟹在进蒸笼之前需要用塑料绳捆绑起来,这是个很烦琐的工序,而且稍一不小心还会让湖蟹夹住手,几乎所有的厨房员工都不喜欢这个工序.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研究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客体工作记忆的特性。行为水平的研究发现客体的表征形式受特征维度的影响,相同维度特征构成的客体不能以整合的形式存储;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能够以整合的方式存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顶叶和前额叶在工作记忆特征捆绑的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跌倒     
不久前,一则新闻震动了整个香港——一个不堪坎坷的母亲,把两个10岁的孩子手脚捆绑,从高楼抛落,然后自己跳下。  相似文献   
9.
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区分的学理框架有助于界定用户无需付款的网络服务合同中用户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并非用户提供其个人信息,而是用户同意网络服务提供者处理其个人信息。解释论层面,同意处理个人信息构成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对待给付),网络服务合同的对价性并不体现为牵连性,而是体现为条件上的联系或原因上的联系。功能论层面,同意处理个人信息作为对价涉及认定用户的同意是否自愿作出,进而影响同意的效力。“捆绑授权”情形下用户作出的同意无效,欺诈或误导情形下同意的效力须借助“跷跷板理论”进行场景化认定。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时期,曾经是最红的小说<红岩>同样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并在形形色色的"文革"小报上遭到否定性的"判决".这种遭遇典型地表现了革命文学写作中的全部困难所在--革命文学的"合法性"是和作者团队以及作品中描写的正面人物的"合法性"捆绑在一起的.首先,革命文学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依靠作者的红色身份和作者的现身说法,但是,随着革命的"发展",这些作者很难保证持续保持原有的身份.一旦这些作者的政治身份发生问题.他们创造的文学作品必然连带遭到否定.革命文学写作的困难还在于,革命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在解放后,过去国共两党之间的党派斗争,很快就转换成了党内不同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对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来说,把革命过程中的复杂性写出来,对权力机构来说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因此,对文学中的革命历史就要进行某些装饰性的描写,但政治斗争或者说革命斗争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对革命的装饰随时有可能转变成为对某人的装饰,这就有为桌人翻案的嫌疑,不管是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是环绕在作品周围的写作团队,只要所涉及到的某个人物有了问题,作品就会受到牵连.因此,对革命文学的作者来说,谁都没有办法保证一部作品能够永远"政治上正确",即使是像<红岩>这样"最红的小说",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