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佩里·安德森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绝对主义国家”的研究中十分强调贵族统治者在资本主义过渡阶段的作用,而波旁王朝捐官制度的发展变迁,能够从精英吸纳的角度,更充分地展现绝对主义国家兴衰的过程和原因。由于兼具精英吸纳和财政金融两种功能,捐官制度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仅遏制了传统土地财富所有者向新兴资本家的转化,还将新商业财富的所有者逐渐改造为团结在绝对君主身边的新贵族群体。然而,连续几十年的王朝战争透支了捐官制度在调控国民财富上的能力,开始出现社会越来越富、政府和统治阶级越来越穷的现象。捐官制度逐渐退化为小吏敛财的保护伞,以及贵族自我标榜、自我封闭的工具,彻底丧失了它在精英吸纳上的作用。在支持和煽动第三等级的过程中,捐官贵族逐渐暴露了自身的脆弱性,致使君主立宪改革演变成了激烈的民主革命,给法国的绝对君主制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相似文献   
2.
陈良 《领导文萃》2014,(23):91-95
正卖官鬻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鬻爵创收。到清代中晚期,官职买卖渐趋正规化常态化,捐钱买官已成为进入仕途的一大门径;不过,捐官的级别不得超过四品道台。综观历史,最热衷于卖官鬻爵的皇帝莫过于汉灵帝。  相似文献   
3.
陶易 《人才瞭望》2015,(5):94-95
在中国历史上,官宦子弟往往享有不少特权,无论品德优劣、才学高下,仅凭其出身就能跻身仕途,坐享富贵,如历朝历代都有荫封入仕的规定。隋唐以后,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以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诞生,终于给天下的寒门士子开启了一扇出人头地的大门。在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以后,虽然荫子制仍然保留,然而很多官宦子弟却并不看重,主要是世人认为与科举及第相比较,萌封与捐官都算不上“正途”出身,日后的仕宦前景一般也不如进士及第者。  相似文献   
4.
正陋规是晚清官场中无处不在的一种腐败形式。清末陋规花样甚多,据学者任恒俊在《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一书中统计,这种腐败的方式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数种:别敬——也称别仪。外省官员进京引见、请训,离开京城时,送给京官的贿赂性礼物,一般是银子,按官阶高低数量不等。贿赂加上一个好听的字眼,叫仪、敬,带上了礼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清代是捐官制度"最盛行"、"最腐败"、"最堕落"的时期。《官场现形记》对捐官制度的这"三最"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揭示,并从四个层面具体挖掘了它形成的根源,即历史根源:"限资之例,始于汉代";政治根源:"恩出自上",官属皇家;经济根源:做官利息,胜于经商;世俗根源:为官为财,人之所欲。  相似文献   
6.
晚清社会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而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与新事物相关的行业或领域中,捐官群体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当时捐员的入仕途径、社会地位和谋求经济利益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满载而归     
小宛 《当代老年》2014,(3):53-53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有一富家子弟,求官心切,但由于胸无点墨,只得巴结官府,挥金如土,三日一小饮,七日一大宴,终于弄了个七品官衔,乐得终日摇头晃脑。自认为这是名正言川页的“捐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