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5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409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具买卖,并不是当前的热门生意,但85后女子于英廉从中发现了商机。十多年前,于英廉的父母下岗后在街道的帮助下,在徐汇区开办了一家小店,以收购旧家具为主业。于英廉高中毕业后,父母送她赴日本求学,她在留学期间发现日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谋求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协同效应是企业兼并活动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一,对企业兼并结果的实证分析,也可以看出企业兼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整合的失败。本文试从总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与方法两方面探析企业如何实现兼并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提升组织资本,取得管理协同效应,实现从“容”到“融”的完美兼并和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4.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在国企转让中流失,为了确保国企转让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行国企转让法律法规对收购国企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交易程序,对每一程序都制定了详细的管制措施,千方百计想在收购国企中绕道走的收购者,最终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如何面对上市公司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江苏统计》2002,(7):27-29
中国的上市公司实行MBO动因与国外不完全一样,主要目的是以激励企业高层为主,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因而BMO更多是行政安排为主。刚刚兴起的MBO由于时间较短,配套的法制法规不全,监控也成了盲点。在这种不规范的市场之中,完全按照国外的MBO来进行运作,风险依然较大,盲目地、大规模地掀起MBO浪潮,将会产生更多的后遗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MBO及其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保证MBO实施的市场化、规范化,通过定量、定标来控制MBO过程中的风险,使MBO能够建立在企业健康发展、企业更具有内在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6.
城市兼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方式之一,对整个区域发展会产生极大的效应。文章从城市兼并的动力机制和类型分析入手,以昆明市为例,研究了经由行政区划调整实现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昆明市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经营者薪酬设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短期效用和长期效用,提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国企的改制新思路:通过实行期股制,使国有股逐步退出,从而实现经营者控股的渐进式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8.
王玲 《理论界》2004,(4):73-73,130
杠杆收购的动因,具体动用的策略方式,杠杆收购的特性及其表现,杠杆收购在我国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杠杆收购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缺陷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法》第81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的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虽然《证券法》已明文规定了要约收购制度,但在实践中从未发生过收购者因该制度而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要约,造成实然与应然相距甚远的尴尬状况。对此,应该从我国证券市场整体制度出发,对进一步完善要约收购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探杠杆收购战略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购并是国外特别是美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一百多年的企业发展历史上,在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美国企业、金融界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开发了丰富的金融工具。其中杠杆收购战略就是创新工具的一个典型例子。尽管我国开始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但是金融界和政府部门一直在改革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探讨杠杆收购战略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可以为我国的企业购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