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植于中国传统人情社会中的潜规则往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取代显规则而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就诸多人情社会的潜规则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来看,具有不小的消极影响。那么,在人情与法律的现实博弈中,通过利益机制的调节,增强法律的激励作用,探索潜规则中的积极因素的发挥和显规则的“潜规则化”,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人们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自觉,乃是在中国这个人情大国进行法冶建设最具现实意义的根本要务。  相似文献   
2.
企业“潜规则”——规则揭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威 《经理人》2004,(3):29-29,30,31
无论最高决策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在遵循着自己行为规则中不言自明的信念,他们的行为都离不开人性与利益两把标尺。  相似文献   
3.
问题     
《领导文萃》2011,(5):134-135
荫官制度已发展为“照顾”官员子女的“显规则” 眼下,彼此照顾是很多官员之间已然达成的默契。甚至成为一些地方的“显规则”。而且,这样的“照顾”心态也是渊源有自。历代都有荫官制度,官只要做到足够大,子孙后代无须考试,便可直接为官,官阶越高,“荫”得越多。  相似文献   
4.
周延东  江华锋 《兰州学刊》2013,(3):153-158,91
文章重新厘清了"潜规则"概念的内涵,并通过分析潜规则与法律价值之间一致、冲突和无涉的关系,对潜规则进行分类研究。借鉴"上位"、"下位"的法学概念分析方法,提出"规则僭越"的观点,进而探讨了"规则僭越"在宏观意义上"法"中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潜规则作为除了正式法律制度之外的其他力量在司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因素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惯例、自治的规范和人情事理等手段成为民间纠纷解决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罗建法 《经理人》2004,(3):29-29,32-35
在两种规则之间找到一种均衡点,企业才能够和谐发展,个人才能有远大的前程。  相似文献   
6.
李楠 《东西南北》2011,(11):76-77
自从手机有了上网功能。手机网民们便陷入了与运营商关于流量的战争。网络上,各种“手机上网省流量”的秘籍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记者辗转拿到了一些运营商们的内部资料,并经过了一系列的具体测试,发现无论是通过潜规则还是显规则,用户们无论如何,都很难算得赢、玩得过那些专业的运营商。  相似文献   
7.
以往我们一般把精通历史传承下来的文本看成学术大师的标准,并带有社会宗法性地把目光指向在这种文化传承链条中占据老师地位的人.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事变和西方学术大师现象的冲击,关于学术大师的上述确认规则已经失效.但是,在历史观念的痕迹的干扰下,新的学术大师概念并未随之确立,从而导致中国学术界学术意识的集体迷惘.因此,应该尽快确立赋有文化进取精神的学术大师的原创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潜规则达到职场成功的人有,却微乎其微,要真正意义上取得职场成功,最终还需要依赖显规则  相似文献   
9.
企业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作为规则存在的两个类型,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它们之间会产生冲突与耦合,并影响企业管理实践。通过控制不良潜规则,可以使管理规则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绩效。  相似文献   
10.
深植于中国传统人情社会中的潜规则往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取代显规则而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就诸多人情社会的潜规则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来看,具有不小的消极影响.那么,在人情与法律的现实博弈中,通过利益机制的调节,增强法律的激励作用,探索潜规则中的积极因素的发挥和显规则的"潜规则化",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人们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自觉,乃是在中国这个人情大国进行法治建设最具现实意义的根本要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