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土司先世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土族李土司家谱中关于其先世为李晋王的传说加以考证,认为李土司家族传说的晋王即是曾五次出征河湟的西夏晋王察哥,李土司初祖赏哥为晋王察哥子孙,所任之职为西夏齐王遵顼大都督府,出镇鄯州,夏封鄯善王,后世遂误传为元代之事。  相似文献   
2.
隋杨广晋邸王府学士及其与政治、文化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开皇九年平陈、十年平叛 ,确立了南北统一的形势 ;隋于此推出其旨在巩固统一的“太平之法”。隋晋王杨广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易镇维扬 ,成为有隋治理南方的最高军政长官。杨广驻节江都期间 ,所结构的晋邸王府学士 ,是其所谓“文化战略”展开的文化建置 ;杨广“统临南服”而江左有长达近十年的政治稳定局面 ,大致凸现了这一战略及其战略构件合理建置的政治成效。滥觞于江都晋邸王府学士而长达近 2 0年的文化典籍修纂 ,是隋史上一个持续的文化发展进程 ;其间 ,杨广撤府北上 ,晋邸南士及晋邸南方文化典籍大规模北播中原 ,并及晋邸学士襄力于大业初国家图书校理 ,不啻促进了隋代南北文化步入融通发展格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田野 《东西南北》2010,(7):20-21
公元263年年底,晋王司马炎把魏帝曹奂赶下龙椅,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司马炎成为西晋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登上王位后,立即发兵东吴,灭了吴国。自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相似文献   
4.
贞观年间,太子承乾的被废,历代史家都认为是承乾咎由自取的结果。但我们发现,承乾的被废,主要是因为贞观年间李唐王朝内部的党争所致。唐太宗对承乾的猜忌是导致贞观党争发生的主要原由;对魏王李泰的宠爱是导致贞观党争发生的主要诱因;晋王李治党争的胜利是导致承乾被废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5.
五代初期 ,经过 15年的艰苦奋战 ,晋王李存勖终于打败了强大的后梁军队 ,推翻了后梁政权 ,于同光元年 (92 3)建立了后唐王朝。晋王的取胜并非偶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壮大自己 ;努力摆脱背腹受敌的不利态势 ;严明的军纪 ;身先士卒的模范作风 ;爱惜将领 ,招纳贤才以及拥有一个巩固的后方并赢得了民心等 ,是晋王取得军事胜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围绕着政治立场问题展开的探讨,为理解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提供了诸多启示,但也带来了视角单一的障蔽.将该文返置于中古文章学发展的脉络,能够在客观认识其文本属性、贴切归纳其文本特质的基础上,探知其进入文学史脉络的机缘,体会阮籍的一系列公牍书写对于两晋南朝文士提升"笔"体内涵,进而改善自身社会地位和文化生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元代上书的赤古有两位,一位镇守秃马敦之地,名叫赤窟;一位在白达勒达地,名叫赤古,其从曾孙为宁濮郡王驸马长吉,镇守西宁,以西宁州为长吉分地。  相似文献   
8.
正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迅速崛起,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公元907年,身为检校司徒、使相的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始。在唐末割据一方、相互倾轧的藩镇中,朱温和李克用势力最为强大。朱温和李克用是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则是"藩二代"中的佼佼者。李存勖的"三支箭人生",前后形同冰火,令人扼腕长叹。一、晋王遗恨,临终赐儿三支箭朱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晋王李克  相似文献   
9.
童小娟 《职业》2014,(22):45-45
公孙归生是春秋时期的蔡国大夫,他学富五车,能言善辩,在各诸侯国都颇负盛誉。有一次他工作之余,顺便搭救了朋友,被后人传为美谈。有一年,晋楚两国的关系很紧张,为避免发生战乱,公孙归生奔走于晋楚两国之间调解关系。他刚一进入晋国,就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好  相似文献   
10.
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作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明君 《文史哲》2002,(1):100-102
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写作年代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景元四年十月,二是甘露三年,三是景元二年。其中第一种说法影响最大,几为定论。经考证,阮籍此笺作于甘露五年四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