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周慧玲 《决策》2007,(8):6-6
汉朝很器重曹参,派他出任齐国丞相,统辖齐国七十座城池.当时天下方定,百废待兴.曹参把齐国的长老和儒生召集起来,一起讨论安定百姓的方法.大家众说纷纭,最后从"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中,引发出了"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2.
汉代的曹参当了九年的齐国丞相,在他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齐人誉之为"贤相".  相似文献   
3.
汉承秦制是一个历史事实,但其局面的出现经历了一番曲折反覆。秦亡楚兴以及楚汉之际,秦制几乎被楚制替代。六国制度的复兴是对秦国政治历史和文化进行否定的尝试,其中楚制的复兴尤其值得注意。刘邦集团从楚制向秦制的复归,关键在于刘邦以关中巴蜀为基地东向与楚争天下,而萧何为相是一重要契机。汉制的内在更移与稳定,与萧何、曹参为相关系甚大。汉制是在更高层次上对秦制历史成果的积极继承。  相似文献   
4.
史载,西汉时的曹参继萧何之后为相三年。曹丞相自愧不如萧何。他"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这样以来,就有"萧规曹随"一说流传至今。曹参绝不像时下的一些官员——"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他为相三年,因事制宜,却依然赢得黎民百姓的  相似文献   
5.
侯兴国 《决策》2010,(6):80-81
要突破和超越前人的业绩,特别是要突破前人既定的经过一定历史时期检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难度会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聪明者”如曹参之辈便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6.
论功行赏     
李桂琦 《快乐青春》2014,(10):85-85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了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相似文献   
7.
西汉的曹参,接任萧何的相国后,万事无所变更,萧规曹随,完全依照萧何以前的规划行事。皇帝刘盈为此批评曹参,曹参问刘盈:“陛下自认在圣明英武方面,比先皇如何?”刘盈表示自己不如。“那么陛下认为我和萧相国,谁较贤能?”刘盈表示曹参不如萧何。曹参就说:“正因为如此,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也只要谨守职位,遵守既定的法令,不就可以了吗?”刘盈翻然醒悟。曹参这种秉承前人,无所作为,撇开其中的具体历史原因,他的这种政治哲学,是一种大智慧。既然前人已有较好的规制和大政方针,那为什么还要再折腾呢?按着做就行了。大智慧与小聪明是不一样的。大…  相似文献   
8.
曹参到周勃的汉初丞相,是萧何长者政治路线的继承者,他们所推行的“长者政治”,不是所谓的“黄老政治”,而是“因世而权行”的政治策略,是陆贾《新语·辅政》中设计的圣贤政治模式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