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凯 《领导文萃》2014,(19):84-87
正梳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简历,会发现三人有几个共同之处:都在日本留过学,毕业于当时的日本名校;都是资深职业外交官;都对日本有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日派"。历史学者张鸣在其《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一书中曾经说过:"在中国人的留学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在所在国混得比较好的,留学成绩突出者,对所在国的印象一般都比较好;反之,则怨言要多一些,甚至会满腔怨恨。"曹汝霖等人就属于混得比较好的,所以一直对日本抱有好感。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条》向来被史学界认为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参加谈判的重要人员如曹汝霖被骂以卖国贼。具有外交次长和"知日派"身份的曹汝霖在正面谈判中协助外交总长陆征祥,还奉命与日使私下交流,了解日本国情。其对第五号条约的搁置起到关键作用。但其一直主张以商量妥协的态度去应对日本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日本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在中国获得重大利益。  相似文献   
3.
1919年,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这已为众所周知。由于这次外交失败,以后人们在记述中国代表团出席“和会”的活动时,多持否定观点;对代表团中某些成员为争取山东主权所作的努力,对代表团拒签和约的壮举,亦缺乏客观的评价。此外,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席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或有误解。本文根据有关史料,作了一些考证,提出如下浅见,求教于同人。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打倒,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行为背离了民族利益。然而,他们对形势判断的错误、对学生能力的轻视、对现场缺乏控制等应对危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五四时期“卖国贼”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不论是亲日派还是亲美派,只有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才能逃过民族话语的审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