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715篇
劳动科学   128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109篇
人口学   76篇
丛书文集   743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1611篇
社会学   336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审委会为代表的案件讨论机制的实践合理性正日益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审委会决策机制的功能限缩问题。在审委会实际角色作用逐渐转变的过程中,法官会议讨论程序逐渐浮现并得到制度化。法官会议所具有的“正反校验”作用有助于解决疑难案件中法律适用的权威来源问题,很大程度上替代审委会规范法律适用的功能。法院内部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的流变,反映的是法院内部权力集中度的差异,即从审委会的功能限缩到法官会议的制度化呈现出从集体决策权到集体讨论权的权力变迁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法官群体在审判权力方面渐进的规模化、结构化、自主化,集体理性走向个体理性的过程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
当个人记忆成为一个群体成员身份的标志时,个人记忆就转变成集体记忆,每个群体、社会的集体记忆都有自身的一套文化规则。重庆黔江积富村曾氏宗族是从重庆酉阳细沙河迁移而来,至今经历了十六代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宗族内的一部分文化符号和记忆逐渐遗失,但如"字辈"等较有特色的宗族文化却依旧沿用,曾氏宗族成员依然会按照自身宗族记忆来祭祀、修订族谱、编排辈分。通过非文本的记忆可以追寻宗族历史,也可以通过历史资料实现宗族集体记忆的重构与再造。  相似文献   
3.
4.
5.
今天是“一二·九”运动六十九周年纪念日,借这个机会,我想给同学们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叫“中国之谜”;第二个问题叫人的全面科学发展;第三个问题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相似文献   
6.
三峡"谈局"     
三峡把歇后语叫“谈局”。谈局的名称从不见经传 ,却比歇后语更恰当。谈局把三峡方言方音利用到极致 ,达到了诙谐风趣的喜剧效果 ,它是民间作家公开进行的妙趣横生的口头文学创作 ,是有特色的三峡文化。它是野性的 ,也是文明的 ;是原始的 ,也是现代的 ,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以单位词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的深层结构决定单位词的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该深层结构多半可以通过单位词的转换功能映现为主动句或被动句的表层结构。在表层结构中,主语名词除去语法形位后的最后一个音节和谓语动词的第一个音段的组合在语音上是可接纳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后,达到了“规范、减负”的目的,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缺口”,这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非常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因此,采取措施,弥补经费“缺口”,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作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的三鹿事件,就象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在中国大陆甚至全世界掀起了不小的恐慌,更让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本文对三鹿集团奶粉事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出四个原因,并思考了中国企业从三鹿危机事件中得到的警示。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形象学意义上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中所塑造的异国异族形象。这种异国异族形象是通过他本人所属社会或群体的想象描绘出来的。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镜花缘》中乌托邦类型的异国形象加以剖析,认为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时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本质上是当时中国自我形象的映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