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与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统一中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与价值观的统一中 ,才能深刻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理性 ;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必须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基础上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梁齐宝 《职业》2011,(17):68-69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准确、及时、全面地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及有关的市场供需信息传达给职工群众,是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尽的天职,同时也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笔者调查却发现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政策贪污”的问题,主要有六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物权登记的根本宗旨是定纷止争、物尽其用。即通过登记明晰权属关系,充分实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的效用。人防工程的所有权登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保持党和党员先进性的基本条件的角度,就这四个方面作了理论探讨,提出了“以彻底的唯物史观的一元论来维护党的阶级性质”、“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来践行党的政治纲领”、“以‘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来把握党的指导思想”、“以坚持社会主义的更高视角来理解党的根本宗旨”等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臧凤华 《中华魂》2011,(1):68-70
近读两篇奇文,皆出自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教授之口、笔。一篇题为《中国到了非大力推进民主不可的地步》,是与某报记者的对话,发表在《南风窗》,2009年10月27日《文摘周报》转载;一篇叫做《党有自身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发表在《学习时报》第534期,2010年5月5日新华网转载。敝人读后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7.
杨典臻 《决策探索》2014,(24):86-8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牢牢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良好的作风把人民群众牢牢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从自身做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带着感情工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相似文献   
9.
方芳 《金陵瞭望》2011,(11):84-8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为各级领导于部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对待政绩指明了方向。任何政绩最终都要经受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事实证明,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不断深入探索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探索和开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山东社会科学院韩民青研究员的新著《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近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2050:中国展望——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下卷为《2100:全球抉择——全球调适性工业化和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全书具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努力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通观全书,这是一部努力探索现代化建设新模式的力作,书中充满了作者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