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亦权 《职业》2012,(28):23
我们在生活中常爱说"差不多""不清楚",还经常把"难得糊涂"当成座右铭。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在工作中容许存在1毫米的差距,就必然会有更大的差距出现,而这种差距,却往往酿成致命的  相似文献   
2.
“25年前中国和联邦德国同意建交。没有国务活动家的任何准备工作,一位记者,后来的中国驻波恩大使,使两国走上互相接近的道路。” 这位被德国人称作“打破德中关系坚冰的中国记者”名叫王殊。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夏日,从医院手术住院回来不久的王殊,在他的家中向我们讲述了他那传奇般的新闻外交经历。 “临时救场” 来到德国 话题自然从他“出使”德国开始。 那是1969年,国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依然如火如荼。被打成“三反分子”在新华社内部“劳改队”改造过2年的王殊因为熟悉英语、法语,又有长期在国外工作的经验而再度成为…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31日至6月11日,历时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在德国波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创设新的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弥补《哥本哈根协议》所遗留下来的缺陷。相关议题由4个不同的协商机构来组织:  相似文献   
4.
我是山东迪尔集团一名普通的工人,业余喜欢英语。近几年我们走出国门在国外承揽了不少工程。去年我和同事去德国波恩市一个叫BIELOMATIC的公司进行了一个月的设备安装调试。德国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德国工人更是认真敬业,严肃认真,计划性强。尤其是有两件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或许是盛产啤酒的原因,这里的胖子比比皆是。配合我们施工是一个叫沃尔夫岗的又高又胖的技师,和他走在一起很容易听到他粗粗的喘气声,他脸上似乎永远挂满汗水。我心中纳闷,这么胖的人怎么干活。让我奇怪的是他胖而不笨。按合同规定我们负责设备的调试,而德方负责设备的基础安装工作,那天德方给一台地面上的设备安装就位。只见他先是蹲下来固地角螺栓。因  相似文献   
5.
强扰动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矩阵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对强扰动理论有了重要的发展,使它不仅能处理强扰动随机电介质的问题,而且可以处理强扰动电、磁混合媒质电磁散射的计算。作为应用新理论的例子,文中详细地讨论了颗粒媒质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导磁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粒子线度比波长小得多时,媒质粒子的介电常数和导磁率之间互不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生物剽窃"现象,强化遗传资源利用领域管制,《生物多样性公约》首创"共同商定条件",作为各国构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框架的基石。其后历经《波恩准则》和《名古屋议定书》的发展,"共同商定条件"在国际法层面的演进路径已趋明晰。概括而言,共同商定条件要求获取申请者必须与遗传资源提供国的有关主体在法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并就获取遗传资源以及分享惠益的条件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7.
出乎意料的事总令人难忘。德国波恩大学的神经学家25日发表公报说,他们研究揭开了这一现象的生理机制。出乎意料的事物能激活大脑的奖赏中枢,后者与大脑记忆中枢以电压信  相似文献   
8.
张达明 《社区》2011,(35):60-60
在位于德国波恩市西北地区的一个大型社区中.有个特殊的小村子叫“Amaryllis”,中文的意思是“朱顶红花”。全村由46个家庭、66个人组成,面积为3500平方米,除3座橘黄色的楼房外.还有一个大花园.各家各户的楼房之间都用钢筋结构的空中走廊连接,目的是为了邻居们之间串门时方便。  相似文献   
9.
索珍 《中国藏学》2008,(2):83-93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国的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人员的现状,并就德国藏学的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文章主要收集整理了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等涉藏机构,以及皮特·施韦格、贝托尔德·劳费尔、哈如纳嘎、索仁森等较知名的藏学学者的基本情况.这是对德国藏学现状的一次全面的普查,也是迄今为止对德国藏学研究情况的汇总和整理,从而为藏学工作者提供了全面、扎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4):32-33
认识一万人十多年前,我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个人,对他印象深刻,至今也没有忘记。朋友对我介绍此人姓徐,认识一万多人,啥事都能办。我记得那天每个人都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老徐在桌前腾出一块地方,摊开3个电话号码本,打电话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