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针对德国实施的经济战行动为协约国阵营获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 纵观其筹备和实施过程, 中立贸易问题一直是影响英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外部因素。 1909 年 2 月, 英国 主导签署了 《伦敦海战法规宣言》。 通过这一国际立法实践, 英国希望实现交战权利和中立 (贸易) 权利的 相对平衡, 以确保自身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无论扮演哪种角色都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国际法的庇护。 然而事与 愿违, 一战爆发后 《伦敦海战法规宣言》 不但没有为英国的经济战行动提供合法性背书, 反而严重地阻碍 了其有效实施。 究其根源, 即先前推动签署这一文件时, 英国低估了中立贸易渠道对于德国维系自身战争能 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英国政府于 1916 年下定决心开始对中立贸易实施强有力的 干预, 《伦敦海战法规宣言》 随之彻底遭到废弃。  相似文献   
2.
刘亚洲 《领导文萃》2014,(22):109-113
正——甲午战争中国败了,却是凤凰涅槃,一步步走向辉煌;日本胜了,却在胜利中一步步走向灾难一个现代国家与前现代国家的对决,清朝怎么能赢?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在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  相似文献   
3.
徐焰 《百姓生活》2014,(8):54-55
1974年1月,中共中央下决心一举收复了西沙3岛。此战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做活南海棋局的关键一战,具有长远的影响。解放十年后始得进驻西沙在历史上,中国最早宣示了在南海的主权,却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以来难以有效控制。其面临的三大难题为"远""小""水"。南沙群岛距海南岛在1000公里以上,西沙群岛距海南岛也有330公里,而且那些岛子大都横直不过几百米(只有西沙永兴岛最大,也仅1.8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岛上没有淡水。西沙群岛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和其他岛礁组成。永乐群岛又由甘泉、珊瑚、金银、琛航、晋卿等岛屿组成。  相似文献   
4.
1945年秋天,抗日战争刚结束,美国海军陆战队企图登陆烟台接管防务,经过解放区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开展有理有节的积极斗争,美军最终放弃了登陆计划。本文将此事件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分析取得斗争胜利的主客观原因,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一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锐 《今日南国》2013,(9):34-34
1974年1月,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完整,对南越的挑衅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挫败了南越的嚣张气焰,而在这一战中.南越的很多表现。都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6.
丁锐 《百姓生活》2013,(1):57-57
1974年1月18日晚9时,中国南海舰队情报处截获密电,由南越“总统”阮文绍发给其西沙舰队最高指挥官何文鄂:“命令你们收复越南领土光和岛(实为中国领土琛航岛)。方针:采取温和路线,如中共开火,要立即还击消灭他们……”  相似文献   
7.
希腊文明,以及接下来整个的西方文明能够延续下来可以说离不开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海风,当年,波斯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完全有能力推翻希腊。在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尽管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希腊海军将领特米斯托克利斯利凭借对于风力知识的了解,轻而易举地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为希腊文明赢得了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支援军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的过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我东海舰队援舰在通过台湾海峡时,“蒋介石大开绿灯,又是照明,又是护航,还供给养”。另一说却是:当时蒋介石同侵犯中国西沙的南越政权站在一边,我军通过台湾海峡,是我们“计划周密,从头到尾没蒋介石什么事”。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笔者作为当时南海舰队司令部情报处译电员,目睹了此次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网络上说西沙海战英雄患病贫困给人打工,我是觉得‘贫困’这个词太重了。失落是有一点,但我跟太太不喜欢他们(媒体)用‘贫困’这个词……港务局领导看到这些,影响不好”  相似文献   
10.
苏小东 《百姓生活》2014,(11):54-56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由于进攻一方的日本是海外征战,其作战形式必然是海陆协同的联合作战,而防御一方的中国也必须以海陆协同作战来应对。从军事角度看,甲午战争谁胜谁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双方对海陆协同作战的认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作战条件、作战准备及作战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