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海 《老年人》2009,(7):41-42
1929年1月,在国民党军的重兵进攻下,井冈山根据地最重要的关隘黄洋界哨口失守。危急时刻,留守在井冈山的红五军军长彭德怀与军党代表滕代远决定主动撤离根据地以保存实力,并抽调湘南籍的战士组成军直特务连,负责部队的断后掩护。  相似文献   
2.
自1928年7月滕代远同志到达平江起,他就与红三军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红五军的缔造者,是红三军团的组建者、优秀军事指挥员、政工领导者、受人尊敬的革命家。正是有了这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杰出的政工领导者,红三军团才如虎添翼,屡建奇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团之一。  相似文献   
3.
余玮 《人民周刊》2020,(6):82-83
“在前方浪费民力现象还很严重,不看后方如此奋不顾身地支持前线,不会体验到前方的浪费。……要尽最大努力,减少该区战勤负担,全力组织生产,并拨给部分救济粮以度春荒。”1948年4月13日,滕代远在调研中发现群众战勤负担极重,其中公粮负担、劳力负担、军鞋负担、社会负担不堪,以致某地“现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已没有饭吃,从去年底到现在靠野菜谷糠充食……许多贫雇农以至富农,均出卖儿女换三四斗粮食渡荒。讨饭的更多……”  相似文献   
4.
肖良 《老友》2011,(12):6-8
滕代远特招的小红军 1917年.池道生出生在会昌县凤凰岽乡白竹村(现属文武坝镇)。他7岁那年,母亲就过世了。他父亲池上秀是个秀才。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家道是一年年衰落,家里原有的一些田产和木梓(油菜)山陆续被地主霸占.父亲就靠外出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由于父亲经常外出.池道生兄弟5人从小就成了村里的流浪崽,经常遭人白眼。  相似文献   
5.
一门三英烈     
1928年9月,湖南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转战江西万载城乡,有力推动了万载地区的革命斗争。正在万载县鸡爪岭开药铺的清江县(樟树设市前为清江县)山前乡双港人廖梅修,参加了当地的革命斗争,经受了革命的洗礼。1929年12月间,廖梅修受湘鄂赣边区特别支部派遣从万载回到家乡,以探亲的名义在十里店的表弟傅裕昌家落脚,准备开辟新区革命斗争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欲将天堑变通途1950年,滕代远刚刚接手主持全国铁路工作不久,就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着手筹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并进行初步勘探调查。1952年成立了大桥设计事务所,以梅旸春工程师为主成立了测量钻探队,取得第一手资料。后来,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成为"一五"计划的重点工程。1953年4月,铁道部设立了武汉大桥工程局,彭敏任局长兼党委第一副书记。大桥局初建,急需技术骨干,滕代远将铁道部机关仅有的三位一级土木工程师派去两位,汪菊潜与梅旸春。  相似文献   
7.
林一 《领导文萃》2008,(7):73-78
99岁的一波同心志走了,永远地走了。噩耗传来,我(滕代远同志夫人——编者注)彻夜难眠,往事历历,萦绕胸次。代远与一波同志早在1940年就相识,在一起共事多年。我1941年就认识了一波同志,曾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过。60多年来,我们常有一些交往。  相似文献   
8.
孙磊 《东西南北》2013,(10):36-37
将军大老板滕代远 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四野入关,包围平津;二野、三野分进淮海,开始了平津、淮海战役。 当时,党中央正运筹着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为保证这一决策的实施,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铁道部部长,他当时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大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相似文献   
9.
任胜利 《东西南北》2014,(22):80-80
前段时间,在几家著名的文化出版单位举办的"戎马之外——你所不知道的彭德怀:《不信青史尽成灰》读书会"上,朱德元帅嫡孙、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朱和平少将,深情回忆朱德和彭德怀两位元帅的革命友谊,并披露一些不曾公开的两家亲情及两人秘交。  相似文献   
10.
<正>闲暇读史,获益匪浅。几则革命先辈清正廉明的家风故事,犹如一缕缕清风正气,沁人心田。毛泽东的一席批评话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都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从女儿懂事起,毛泽东对她俩就从不溺爱,总是让她们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过普通人的生活。上世纪50年代,李敏和李讷读大学时,吃住都在学校里。由于学习紧张,加之学校离家远,她俩只有周末才回一趟家。卫士们对俩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