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元结构下城市化滞后效应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滞后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分析其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期产生并延续下来的制度性二元结构。解决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当前具有浓厚二元结构特征的各种政策制度,重构城乡联动发展的制度体系,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3.
4.
运用DEA法分析1999-2012年期间我国27个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具有明显的省区差异,其中河南最高;全国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002-2007年期间主要受规模效率制约,2008年之后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引起,政府拨入经费、企事业委托经费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高校自身科技经费投入、研发项目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9-2010年,中国实行了整整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短期扩张可以刺激产出增加,却不会带来产出的长期增长,伴随货币供应增加的最主要风险是通货膨胀.200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达到了27.7%,2010年也是一个不低的数字:19.7%.2010年底的M2高达72.58万亿元,比2008年底的47.52万亿元增长了52.73%,而同期的名义GDP总量只增长了26.75%.①毫无疑问,货币存量的巨大变动是2009年1月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征,货币存量的数量越大,物价上涨的压力就越大,这就构成了2011-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扩张可能性的强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IPO抑价分解与滞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建得到GARCH(1,1)是IPO首日抑价率的最优拟合,证实了新股抑价滞后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根据新股发行改革时间点划分样本区间,得到了滞后性逐渐减弱的实证结论,这对IPO发行制度向市场化的注册制改革方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确立,人口控制体制如何确定?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间相对较长,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口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因此,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等于其约束人口的作用能够完全实现。控制人口发展,还必须人为地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线性协整方法对非平稳经济和金融变量时间序列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已经比较成熟,但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序列以及金融变量序列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非线性。文章以NLLS估计为基础提出反映滞后效应的非线性协整回归模型的非线性协整检验方法,统计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小的水平扭曲和较高的势。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出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不存在线性协整而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9.
一、抑制性通货膨胀的由来 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再生产的“自动”平衡机制,即各类经济杠杆的作用,基本上被“主动”的计划机制所取代。计划的失误表现了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内部和相互间的失调。计划既穷于协调已经看到的失调,又难于掌握一些滞后效应所孕育着的失衡,因而不断产生新的失误。 由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基本上不存在经济利益矛盾的冲突,加上社会经济生活理应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87~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就业水平、工业就业水平和服务业就业水平统计数据进行了投资对就业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就业水平有显著的"即期效应",一次投资能立即引起第二产业就业的增加;服务业就业水平的长期效应最大,即服务业是就业的"主渠道";从长期来看,农业也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该研究成果将为政府利用产业政策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