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坤爹     
陶冶 《老年人》2012,(3):28
坤爹是个正宗的农民。他十五岁就学会了种谷插秧、扶犁掌耙,二十岁当生产队长,人称"田秀才"。如今七十挂零了,他仍与田地为伍,劳作不止。"田秀才"对田地情有独钟。当队长时,他常跟社员们开玩笑:"田要看成自己的堂客,亲它抱它,它就给你生孩子——多打粮食。"他生怕水田得"不孕不育"症,从种植安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领导文萃》2006,(11):107-108
朋友说起当年下乡的农场的观感,似很有几分伤感:“哎,30年了,生产队还不如我当初离开的时候。职工家里还是灶坑连着火炕,取暖、做饭还是烧茅草、树根,屋里还是黄土墁地,连砖都铺不起。要说进步,也就是每家多了台16英寸的电视机。让刚刚成年和尚未成年的孩子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成了多数职工的唯一选择……”早就听说他们那个农垦分局所属的农场个个都富得流油,他们队怎么会穷成这样呢?朋友的回答更让我吃惊:场部、分局确实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可生产队就不行了。大部分职工住的还是旧房子,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就连这次回访,还是我们这…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柳为媒     
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还没有解散,每年冬天农闲时都要举行民兵大合练。平时忙于生产劳动,年轻人难得有聚集在一起的机会,一合练,各村的男女青年全都集合到了乡里的大靶场上,这也给我们认识交往提供了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徽州社会科学》2009,(9):187-188
在黄山市、在屯溪区,黄曙峰的名字被人所熟知,但从1992年底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到现今成为本地房地产业中的佼佼者,其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个中滋味,又有几人能体会?“文革”期间,父母受冲击,体弱的他只身带着幼小的妹妹度过了极其艰难的中、小学岁月。1974年8月怀揣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锡城公社戈贾大队新民生产队插队落户,插队期间,  相似文献   
6.
阎振芳 《老友》2010,(8):14-14
弟弟3岁丧母,管护不力,养育不周,智商低下,演"财主"戏演成拐子,今年61岁才长成1.4米的小老头。集体年代,整劳力的年龄只挣半劳力工分,至今光棍一条!我做了教师以后,全家6口人,糠菜半年粮,仅靠我每月20元微薄工资帮补家用,度日艰难。因此,77岁的父亲还在生产队上喂养牲口挣工分,为生计奔忙。  相似文献   
7.
铁匠师傅     
说起来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住在姥姥家,姥姥家的南邻是个大“院落”,准确地说,是一个大隔栏,因为,东南西三面都是一间间敞开的棚子,只有北面是简易的房子。前门和后门是沿着北面东西两头开的,也都是用木板钉起来的所谓门。据说,原来这里是生产队存放柴草和农具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有一天,突然大车小辆拉来了一大堆东西,  相似文献   
8.
黄永东 《老友》2010,(4):41-41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我不禁想起父亲,想起去年春节,他还和我们打牌的情景。而如今却两世相隔,再也听不到他亲切的声音,看不到他可亲的容颜,凝望  相似文献   
9.
我插队的那些年,正赶上全国上下都在批林批孔。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从小就当红卫兵、红小兵的知识青年自是不能例外,而且还要在生产队里当先锋,歇息下来的所有开会学习,几乎都是我们知青带头口诛笔伐。批林,对我们这些偏远乡村的小青年,不可能了解多少“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篡党夺权的罪行,只能把两千多年前的孔老二按报上讲的批上一通。  相似文献   
10.
未明 《山西老年》2013,(2):17-17
1972年冬,为了表现好,我决定在插队的村里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的祭灶日子。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家家都要煮些肉。那天,生产队的五保户赵大妈祭过灶神,就喊我去啃肉骨头。这对几个月吃不到肉的我来说,那实在是太解馋了。我除了大啃肉骨头,还一连喝了好几碗肉汤,连肉渣子都吞了下去。大年三十,我到生产队长家吃年夜饭,第一次喝到了村民自酿的白酒。那纯粹就是喝酒精。老乡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