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治安管理处罚方式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罚方式是关于具体的处罚手段与类型的法律规定,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治安管理处罚方式必然要多样化。国外的社区矫正制度尤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成本收益原理在统计工作中的具体化 (一)成本在统计工作中的具体化成本,可以分为行政方和行政相对人的守法成本与行政相对人的违法成本。守法成本表示为使行政相对人遵守统计法所要付出的代价,如行政方花费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计执法队伍,并不断加强培训、配备执法所需要的车辆工具等;  相似文献   
3.
政府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秩序的抽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并确保行政相对人享有完善的救济体系,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之一。从行政法治角度审视,"新国五条"、"新国十条"等房产"限购令"作为抽象行政行为,违反了宪法及若干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鉴于现行抽象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均存在缺陷、可行性较低,试提出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补偿的若干建议,以保障被房产"限购令"侵害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赋予行政相对人内部行政程序参与权,对制约行政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具有现实意义,但为立法所忽视.我国内部行政程序具有封闭性的特征,有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首先应打破行政责任追究程序的封闭性,赋予相对人以下内部行政程序的参与权启动程序权、发表意见权、知情权、进一步诉愿权等.另一方面是相对人应参与对公务员的评价与激励,最重要的是公务员职务的任用和晋升,可以将现在常用的干部任用的"公示"制度发展为一种良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践中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协议义务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9)第24条采取转介强制执行方法予以回应。由于此种方法对行政协议的解读过于单一化,未考虑行政协议的复杂性,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的乱象。立足于行政协议的双重属性,通过比较行政协议中两大基本变量——行政权力因素与合意因素的权重大小,对不同权重下的行政协议进行类型化研究,将行政协议分为替代性行政协议与合作性行政协议两大基本类型。基于这两类行政协议的法律属性与制度功能的不同定位,对替代性行政协议适用程序回流、合作性行政协议采取法院非诉执行,从而构建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协议执行制度,以解决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协议义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陈述权是行政相对人一项重要的个体权利,它在行政法治建设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然而,这一权利除了体现在我国个别行政法文件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这无疑是我国行政法治的一大缺陷.行政相对人陈述权是个体化的权利,是由公法调整的私权,是程序性和存在于特定行政法关系中的权利;行政相对人陈述权预期适用范围包括:行政申请行为、行政决策行为、行政救助行为、行政指导行为和行政制裁行为中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在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积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我国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规范政府公开行为角度给予了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结合此条例的相关规定,分析对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司法保护的法理基础,并对其具体制度作进一步研究,希望它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并伴随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第三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第三人问题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行政法律关系除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外,还存在着第三方主体即行政第三人。在此基础之上,对行政第三人的涵义及其与行政相对人、行政诉讼第三人之间的界限,以及研究行政第三人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