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海江手里始终握着两张王牌,一张是品牌,一张是技术。二者的融合创新,让红豆在同行业哀鸿遍野时仍旧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2.
4个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接连赶了几个人才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天,再次遭遇挫折的他们走进一家小酒店,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宣泄着满腹的牢骚。  相似文献   
3.
宗璞的<红豆>自发表以来,一直颇受争议,主要是对其主题革命战胜爱情的分歧.用小说修辞学的方法,从叙述者、主人公、读者三个不同视角,可挖掘出导致文本主题与实际效果差异的深层原因:革命战胜爱情的确是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然而这一意图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受当时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氛围的影响.作者依靠了两个不同的身份--叙述者和主人公一分别传达自己的意图,而两个身份之间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了作者的情感分裂.因此作者在极力表现这一主题时,显得用力不当,由此导致文本主题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资料 泰安寺,座落在青城后山泰安古镇,是青城山现存佛教寺庙中最悠久者。古籍载:“唐代初建,逮明复振;楼殿壮丽,甲于青城。”自唐宋以来,一直为佛门弟子向往的圣地。并为佛教的讲习之所。经各代修葺和重建,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及僧舍斋房等建筑。寺内现存清代古碑三通,山门“古泰安寺”为前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手书镌刻。寺外有明代著名高僧鉴随禅师灵塔,寺周有古红豆树。银杏树及松楠等参天大树数十株。  相似文献   
5.
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复杂微妙。文学既不能单纯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又不能成为脱离生活意义的纯文学。产生于特定年代的《红豆》既囿于一定的政治环境 ,又对人性有所丰富和发展。为此应给予《红豆》客观的评价。在题材上 ,既是对 30年代“革命 +恋爱”主题的延续 ,又是对十七年文学中 ,描写革命战争或现实生活 ,迅速及时地配合政治需要的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新时期社区侨务工作?金阊区的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似乎很简单,看起来也不那么新鲜,但是很实在。他们贵在有心、用心、细心。实际上,把新时期社区侨务工作做好,原本不需要喊很多口号,也不需要多少表面化的"创新"花样;只要时刻把侨胞装在心中,以心换心,以侨需求为中心开展服务工作,就会扎扎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就会与时俱进采取新点子。没有这颗心,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凤仙草 《伴侣(A版)》2011,(10):36-37
正一昨晚遭贼了?妹妹不会是……人财两空吧?呵呵!QQ上安胜的猪头像不停闪烁。昨晚对门新搬来一帅哥,只看侧面就值90分,听阿乌说长得还挺像你的。不过没你酷。也没你老,嘻嘻!我发过去一个大笑的表情。阿乌是我新房东兼好友的表姐,不算漂亮,却独得一双电眼。看人(尤其是男人)时会发光。在酒吧里做啤酒女郎,别人卖一个星期也没她卖  相似文献   
8.
郭力 《学习与探索》2007,(1):196-198
20世纪50年代以宗璞的《红豆》为代表,一些女作家借助“革命 爱情”的叙事模式,嵌开了革命故事背后的生命风景线。她们以低柔浅回的叙述风格,讲述有关女性生命在革命中必然承受的“轻”与“重”。重读经典,能够深味女作家的复杂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9.
学学做做     
青丝 《山西老年》2010,(9):32-32
冰皮月饼饼皮材料:小麦淀粉100克、糯米粉50克、牛奶150克、色拉油25克、白糖25克,糕粉少许。内馅:红豆馅或莲蓉馅,以个人口味自制。做法:1.将粉类和糖混合,色拉油倒入牛奶中混合均  相似文献   
10.
论宗璞小说 《红豆》 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璞为大陆当代学者型的女作家.1957年她在"双百"方针提出后发表的小说<红豆>,是她开始受到文坛瞩目的成名作.这篇描写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在革命与爱情间抉择的小说,异于当时图解政策的主流作品风格,超越十七年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以细致笔触呈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挣扎,得到读者共鸣,但这也使宗璞为此遭逢政治磨难,直到文革结束后, <红豆>才被收入<重放的鲜花>,重新面对读者.本文聚焦于<红豆>的三个主要人物--江玫、齐虹、萧素,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论述宗璞<红豆>的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