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31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508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煌 《中华魂》2020,(1):6-7
2020年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梦想即将实现,目标马上收关。现在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阶段,要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紧紧围绕目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相似文献   
2.
3.
绝对和相对包含人的评价态度,体现着人的选择标准和评价标准.这对范畴用以表达哲学对象通过的主体的直接或间接所获得的与普遍性程度和深刻性程度有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日前在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6年来共减少贫困人口1052万,平均每年减少175.33万人。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比较利益和边际分析基础上的边际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均衡汇率应当由国际收支平衡条件下进出口商品的边际价格比率决定。边际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均衡汇率应当是市场汇率,而不是按两国贸易品平均价格算出来的汇率,并为贸易金融管制向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考试记分方法中传统的绝对百分体制的缺陷,给出了一种正态化转换分数的算法,较适合于在校大中专学生学习水平的横向评价。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在其历史发展中相继地采取了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基本剩余价值的直接表现形式。基本剩余价值是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尚未产生或产而复失的历史场合中必须生产的 ,也是在实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场合中 ,被它们凸现出来并使它们赖以产生的具有原先既定性 ,或扩张基础性和增生本体性的剩余价值形式。基本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始终 ,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基本实现。它和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质和量及其历史形态上的差异 ,使剩余价值成为一个比较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8.
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应顺应贫困研究国际趋势其中国贫困走向进行相应调整,即顺应贫困演变趋势,从研究绝对贫困向研究相对贫困转化;改变政策取向,从关注集体贫困向关注个体贫困转化;拓宽研究范围,从研究物质贫困向人文贫困转化;转变研究方法,从一般经济学分析拓宽到制度经济学分析。在对策设计上,应从加强反贫困制度建设、实行瞄准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和关注人文贫困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论萨特的自由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把人的自由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认为自由是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而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与物相为自由的存在的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又与责任密切相联。萨特的自由观最大的不足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自由,这使其自由观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10.
刘玉琏,付沛仁编的《数学分析讲义》最新版(1992年7月第三版)练习题9.2(一)第6题(该讲义下册63页): 证明:若函数级数sum from n=1 to f_n(x)与sum from n=1 to g_n(x)在区间I都一致收敛,且函数列{f_n(x)}与{g_n(x)}在区间I都一致有界,则函数级数sum from n=1 to f_n(x)g_n(x)在区间I一致收敛。 这是历次版本未有的一道新题,遗憾的是它却又是该讲义中少有的一道伪习题。 定理1 上述习题为伪命题 [反例] 取f_n(x)=(-1)~(n-1)1/n~(1/2),g_n(x)=(-1)~(n-1)1/n~(1/3)使用莱布尼兹判别法不难验证sum from n=1 to (-1)~(n-1)1/n~(1/2)与sum from n=1 to (-1)~(n-1)1/n~(1/2)与sum from n=1 to (-1)~(n-1)1/n~(1/3)均收敛,由于与x无关,对x当然一致收敛,又,|(-1)~(n-1)1/n~(1/2)|≤1,与(-1)~(n-1)1/n~(1/3)≤1(x)即对x一致有界,但是sum from n=1 to ∞1/n~(1/2)·1/n~(1/3)=sum from n=1 to ∞1/n~(5/6),5/6<1,发散。 因此,上述习题为伪命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