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他认为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监督,是保证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反对不正之风的重要途径。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主要包括加强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监督。邓小平的监督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国家观、群众观的直接体现,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叶剑英曾担任党和国家各级重要领导职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重视群众工作,并对此作了许多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叶剑英的群众观,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搞好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5.
邓小平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概念,科学分析并界定了领袖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群众致富观,提出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和创造的观点,提出了群众利益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提出了群众监督的思想。邓小平的这些群众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邓小平群众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观是关于人民群众是谁、如何看待人民群众、怎样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思想认识的理论形态。李大钊基于坚定的人民立场和真挚的人民情怀,以唯物史观为认识工具,以中国实际和中国革命进程为现实基础,以人的平等、自由、富庶为终极价值目标,以"平民主义"为核心范畴,构建起属于马克思主义谱系的人民群众观。在"Democracy"的多种汉译词语中,李大钊主选了"平民主义"。在李大钊的语境中,"平民"一指集合意义上的人民,二指占社会成员或国民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三指平等、自由之民。李大钊"平民"范畴的多义性决定了其"平民主义"意蕴的多维性。以"平民主义"为核心范畴的李大钊人民群众观的思想主张主要有:爱民忧民重民生,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亟需教育、组织和训练,没有妇女的解放就没有人类的解放,知识青年须走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等。李大钊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新型人民群众观的开创者,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群众观是对群众观点、态度的整体的系统的概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核心,是区分唯物论和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应该以群众观为基础,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8,(12):6-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从无到有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被提上日程,回望4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贯穿其中的坚持解放思想的基本底色、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正确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释放的创新动力和坚持生产力标准完善的制度保障将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年来在依法治市工作中呈现出的社会化趋向作了分析和探讨,着重指出这一趋向的产生与发展符合邓小平群众观和现代法精神的内在要求,是二者思想在法治实践中的统一,从而反映出我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选择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科技观、群众观、开放观、民主法制观有针对性地批判了李洪志的伪科学鼓吹的反科学论、造神论、自我封闭论、政府无用论, 并揭穿了上述谬论的反动本质是: 妄图削弱我国人民科教兴国的信心; 妄图削弱党中央的权威; 妄图削弱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妄图削弱我国国家政权的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