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春科 《中华魂》2014,(2):52-53
正北宋灭北汉之战,发生在公元979年,是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统一战争的最后一战。研究北宋灭北汉之战,对于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中,在强权干扰下如何实现祖国统一、维护领土权益,从战略到战役层面具有双重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蒙元帝国初期,身为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行了"以儒治国"的政策,对蒙元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及此后的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这一思想在宋子贞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阿保机死后其次子德光何以嗣立,史家一向有不同说法,其中,以为德光之立"乃因太祖遗命",似成定论.其实,"太祖遗诏"当为太子倍继位诏.述律皇后为了后族的政治利益,久欲废长立次,故于阿保机驾崩前后,策划实施了一整套夺权计划首先杀使灭诏;继而杀"难制者";然后诱太子就范;大局已定之后,又导演一幕"帐前择帅"之闹剧而使德光堂皇登基.这才是历史之本貌.  相似文献   
4.
耶律阿保机作为契丹族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能审时度势,创建契丹(辽)王朝;东征西讨,南攻北伐,开拓疆土;南进中原.行州县制,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崇尚儒学,以“仁义”治国;弭兵轻赋,与民休养生息;广揽汉人,尊重人才;番汉分治,强干弱支;以法治国.变易旧俗。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鸭绿江女真居住在鸭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在辽与高丽的共同打击下,鸭绿江女真聚居区被分割为两部分.辽在辽东边疆地区构筑相应的边镇体系,并没有将鸭绿江女真有效的控制住.鸭绿江女真形成五部势力反抗辽朝,耶律仁先在东京留守任上经营对女真的防御体系.与辽敌对的五国女真最后演变为五节度女真,正式纳入辽的边镇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6.
<辽史>所载"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实为辽朝时期发生的事情,但被元朝修撰者误为遥辇氏阻午可汗时.所谓"分三耶律为七"是指把皇族耶律氏分成七个部分,即皇族四帐、五院、六院和遥辇氏九帐族;"二审密为五"是指把后族萧氏分成五个部分,即国舅乙室已大、小翁帐和国舅拔里大、少父帐及国舅别部."阻午可汗二十部"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阿保机时代是契丹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阿保机变革旧制的一个内容就是对传统世选制的改造。经过他的努力,从理论意义上实现了契丹可汗世选向皇位世袭的转变,也对官吏的世选作了重大的调整。值得重视的是,阿保机的政治智慧在变革世选制过程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辽代梁国王石鲁隐术里者是秦国太妃之夫萧和的第三子萧孝诚的第三子,汉名萧知微,其妻是惕隐司仲父房查懒瑰引宰相第四女、耶律仁先四妹涅睦衮别胥.在出土的契丹文铭文中有自阿古只以来历代子孙的详尽记载,其史料价值非常珍贵.这些墓志的出土,可将萧和一系六世子孙中之一部分厘清,对研究辽史和契丹史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 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 影响,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就已经自称“炎黄子孙”了。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不无与汉人攀附亲戚之嫌,但 他们在自称“炎黄子孙”的同时,并不否认汉人也是“炎黄子孙”,具有契丹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 华一体”、“中华一家”中成员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0.
秘书人员要接触各个阶层的人,联系十分广泛,一些外界掌握不到的情况,秘书都有可能掌握,本单位的机密大事或不宜公开的事项,秘书也都可能了解,因此秘书人员一定要守口如瓶、谨言慎行,最忌讳疏忽大意、嘴巴不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