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可 《民族论坛》2014,(6):40-42
胡彬彬,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村落文化研究已有20余年,被称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拓荒者"。胡彬彬和他的团队迄今去过全国4000余个传统村落,平均下来每年有120余天呆在村里。胡彬彬说:"要是哪天死在她的怀里,是死得其所,应当是幸福的。"这个"她",就是他爱了一辈子的传统村落,他把"她"比喻为"母亲"。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中旬,收到胡彬夫人汪洋女士的来信,信中附有胡彬同志生平及讣告。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妇女杂志》被称为“近代妇女史上第一份历史悠久的大型刊物”,从创刊之初,《妇女杂志》便试图建立言说西方世界的链条。1916年,商务印书馆启用胡彬夏为主编,借助其留学西方的亲身经历述说欧美平凡女性的真实生活,并将言说主体向“妇女与家庭”偏移。从中我们可以寻迹《妇女杂志》(1916)所建构的欧美镜像及其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来函收悉,电话内容老伴也已转告。因为所提的两个问题在电话里几句话讲不清楚,特此函复。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意识”萌发和推动下,东亚近代社会开始全面转型,教育作为近代意识启蒙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东亚各民族的觉醒与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旧式教育资源不足以为近代型教育提供更多养料或范本,在一系列近代教育的创办及实施的过程中,留日归国的一大批知识女性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极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今年初收到胡彬老师寄来他的《领导科学研究文集》,当时只粗读,未及细细品味。突然在七月传来他逝世消息,深感悲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