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讣告     
  相似文献   
2.
阿木 《女性天地》2014,(10):20-21
最近一两年,有一个叫“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博主只在上面发讣告,以此种方式悼念逝者。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中旬,收到胡彬夫人汪洋女士的来信,信中附有胡彬同志生平及讣告。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4.
当毛泽东于1930年9月召开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时,他不知道,早在半年前,即3月20日,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正式发表了一份讣告,沉痛宣布毛泽东因患肺结核在福建前线去世。  相似文献   
5.
李浅予 《快乐青春》2009,(10):27-28
1894年1月1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年仅37岁的赫兹猝然离世。第二天,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门前,贴出了这样一张讣告——  相似文献   
6.
李毓舜 《老年世界》2010,(22):23-23
曾几何时,我特别关注讣告了。除了留心电视上偶尔出现的讣告外,还刻意在报纸上寻找。我关注的焦点是仙逝者们的享年几何?结果多是好寿数,很合乎民谚“老丧如喜”的说法,虽悲而不甚。有次,我随机做了统计,“驾鹤西游”者享年90以上者两位、百岁人瑞两名、八十多岁两个。近乎“度百岁乃去”者占了80%。  相似文献   
7.
华文报纸历来是研究华人社会的重要资料,新马地区的华文报刊上每天都有大幅版面刊登讣告,新马华人通过报纸登载讣告"昭告天下"丧事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丧葬文化。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文本,其在形态和内容上都涵盖大量的信息,通过对讣告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窥探战后转型期新马华人社会文化尤其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调适。  相似文献   
8.
彭海河 《秘书之友》2010,(10):46-48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就在当天,不仅北京大学迅速成立了“季羡林先生治丧办公室”并以其名义在北大校园网上刊发了“讣告”(以下简称“北大讣告”),而且新华网发出了“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的消息(以下简称“新华网消息”)。新华网的消息是:  相似文献   
9.
贺吉元 《老年人》2003,(5):34-35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两国关系严重隔绝,美国学者本杰明·施瓦茨却一头扎进故纸堆里研究起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和毛泽东的关系来。各类资料浩如烟海,他仔仔细细翻阅,在1930年第14期的《国际新闻通讯》上,突然发现了共产国际为毛泽东发的讣告。他如获至宝,将全文摘抄了下来。在这则“讣告”中,共产国际以极其沉痛的语气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讣告不无惋惜地说,“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并指出,“作为国际社…  相似文献   
10.
财路     
在我们家乡,对于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家里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喜事。儿子娶妻、女儿嫁人、孩子生日,这是喜事,全国皆然,不用赘述。然而,把爹娘病死也列为喜事,读者会愕然不解,但这的确是真的。我们县教委有三位副主任,其中一个是儿子娶了媳妇、一个是女儿出了嫁,均大摆宴席,将全县绝大多数教师"请"了一遍。另一位副主任,儿女已经完婚,家中两位高堂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