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开珍 《当代老年》2009,(10):43-43
有空巢孤独感的老年人,可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心理自救: 认知疗法 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2.
来访者陈某因在班级当众出丑的现实冲突引发持续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近三个月处于情绪焦虑、低落、不安,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测验显示有中度的焦虑症状,其心理问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症状及其相关认知特点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消除了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认知疗法在大学生自杀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其应用范围正日益扩大。综合运用贝克认知疗法与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应当注意延缓其自杀冲动,引导他们识别错误认知,改变错误认知,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4.
攻击型大学生情感障碍有着很强的破坏性,通过对来访者运用认知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分析其困扰的根本原因即自己固有的非理性信念。调整认知,改变信念,增强内在动力,从自我的孤立思维中走出,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一航 《理论界》2005,(12):106-107
针对狱内在押罪犯普遍存在的抑郁症状,抽取30名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实验设计为带有注意安慰剂控制组的前后测非因素设计。采用认知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对患有抑郁症的10名治疗组成员进行认知训练,注意安慰剂组只接受关注,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处理。统计结果显示,三组成员在不同治疗条件下,其抑郁症状的改变情况有较大差异。说明认知疗法能够较好地缓解治疗组罪犯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武坤 《现代妇女》2014,(11):222-222
本文是对一例焦虑情绪的来访者的咨询研究。求助者代某为死缓限制减刑罪犯,由入监监区分至生产监区后,存在适应困难,引发心理焦虑,并发头疼、胸闷、睡眠障碍等植物神经紊乱。通过咨询,本人认为这是一例以焦虑情绪体验及运动不安和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并造成精神痛苦,社会功能受损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对引起其不愉快情绪体验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转变其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理念,进而改善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求助者树立面对困难、挫折的信心,提高抗压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7.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大学生自杀可预防的立论基础上,提出不同于自杀干预模式的大学生自杀预防模式,强调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等三个方面构建大学生自杀预防模式,从而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率。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近年来,IDA大学生群体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综合前期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提出IDA大学生的认知基模,并对IDA大学生的认知疗法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我,您付出了一个母亲的所有。您不仅给了我爱,而且还拯救了我的心灵,铸造了我坚强的性格,您给予的这些就是我最好的嫁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