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7年5月21日,由湖北民族学院主办,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土家学会协办的土家族确认50周年暨土家族研究学术研讨会,经过为期三天的会议,圆满完成会议议题胜利闭幕。来自韩国及国内京、豫、粤和鄂、湘、渝、川、黔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家民委、湖北省人大、湖北省民委、湖北省文联、恩施州委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专家学者回顾和总结了土家族研究的历程,充分肯定了土家族研究5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1954年,以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为首的老一辈学者对土家族的历史、语言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3.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08,(6)
  相似文献   
4.
未来两年,泛蓝、泛绿两大阵营将以2008年大选为中心进行各自内部整理和布局,并将围绕三场重要选举、陈水扁是否提前下台、“宪改”等重大活动和议题继续展开激烈争斗,台湾政局依然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5.
若非小儿彬彬远赴澳洲就读,怎可能将纽澳列入旅游计划中;若非永续发展蔚为全球当红议题,也不会特别注意自然生态的多样姿彩!澳洲,遗世独立的南半球大陆,尽管历史、文化不足以做人,建设规模亦无法与欧美建筑、中国古迹之雄伟相比拟,却以环保科技、生态保育傲视寰宇,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传统“树洞”,网络“树洞”是一种中介化的准人际传播。不过,它仍旧是在个体自我言说之欲望与秘密泄露之担忧的矛盾心理下产生的。由于媒介平台的介入,网络“树洞”实现了传受双方的联结,并且在平台商业属性的影响下,其传播内容呈现出议题类型化与表达故事化的特征。事实上,网络“树洞”在作为非正式的社会安全阀的同时,也成了社会风险的潜在孵化地。进而观之,如何让网络“树洞”中呈现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由相似经历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不至于带来群体极化,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的互动交流不会滑向窥私狂欢,显然是当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无疑备受瞩目。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确实是颇耐人寻味的变化。有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  相似文献   
8.
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灾害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家、社会与灾民倾注于救灾的实践.灾害因人的因素而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围绕灾害和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古今中外皆有关注.梳理国内外关于灾害的社会学研究,顺着灾害研究的理路,我们思考了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境传播深度嵌入国家、社会、媒体与公众的复杂互动中。针对央视《新闻调查》(2000—2019)环境报道的研究表明,环境事件、大众媒介、公众参与、国家政策驱动着电视环境报道的议题变迁。基于环境议题的国家、社会与媒体互构,体现了环境传播、环境治理的观念变革,即从"控制"转向"激励"、从"被动维稳"转向"主动治理"。国家主导的环境话语、基层政府的绩效观、媒介生态变化以及调查性报道的式微等,深刻影响了我国环境议题的媒介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鉴于中国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和谐等问题,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时不我待,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政治议题。在政治学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当前中国具体的国情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现实需要,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过程、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等方面进行学理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主体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客体是以基层社会公共事务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过程是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政治整合;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结构是以柔性方式为运行逻辑的基层政权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功能是以实现再组织化为目标的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过程、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当注意的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