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291篇
劳动科学   41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3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368篇
社会学   172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运用中,"非法证据"的界定是当然前提。非法证据并非是任一证据合法性要件欠缺的广义非法证据,而专指取证主体通过严重非法的手段或者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方式所获取的证据材料。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包括非法言词证据和非法实物证据两类,两类非法证据在实际判断中虽存在差异,但都应围绕取证手段的非法性展开,分别考察取证手段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以及违法的严重程度,以准确界定刑事非法证据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3.
化妆品之所以具有香气,是由于在配制时加入了一定量的香精,而香精是由香料调配而合成的。其中植物香精,亦即一般所说的天然香精,则由天然植物萃取而得。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懂得从花卉中提取芳香成分,且使用这种方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植物资源丰富,发展植物香精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诸言语社团中 ,个人的言语社团是特殊的 ,每个人说话都有“个人语型”。从“个人语型”的“语言特征因素”和“言语种类”两个角度探讨英汉语言中“个人语型”现象就会发现 ,不论在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 ,“个人语型”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因而对这一语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英美国家的专家证据制度与我国专家证据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家证据是随着科技进步而广泛运用的证据形式。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制度将专家视为一种特殊证人较有特色。专家证人以鉴定结论或专家意见等多种形式向法庭提供证据 ,强调专家证人的公正性、独立性 ,通过交叉询问进行审查。而我国专家证据仅有鉴定结论一种形式 ,既不科学 ,又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借鉴英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建立我国以鉴定结论为主、以专家证言为补充的专家证据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活动和证明过程中占有日益显著的地位。作为对新生事物的关注 ,我国法学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种类归属及证据力等问题的研究在近年内也缓慢起步。因此 ,当前有必要从电子证据的收集与提取、资格与归属、认证与证明力各环节出发 ,对电子证据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从而作出新的立法构想与安排 ,以弥补旧有制度的缺陷 ,并适应社会进步和国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国内学者一直探讨美国的“毒树之果”理论,讨论我国是否应该建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在近代的联邦德国,也有证据排除理论,名为“证据禁止”理论,它与美国的毒树之果理论相比,更加注重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探讨联邦德国禁止使用的证据是否有“远距离的影响”,即德国的“毒树之果”是否应当排除其证明力,以期找到该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保全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据保全是法院对证据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其证明力的一种制度,包括诉前证据保全与诉讼中的证据保全。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保全制度并不完善,应当规定全面的证据保全制度,即对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应当加以规定;另外,还要完善证据保全的具体程序与规定证据保全申请错误的赔偿和诉讼等。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明确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价值取向在于保障私权、制约公权和维护程序公正。在执法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取向以及我国的证据法传统和行政管理现实等相关因素,客观确定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金钟 《天府新论》2008,(6):92-95
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在开庭审理前或审理过程中,按照法定的条件及程序,将各自掌握的,满足证据三性要求的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材料向对方展示,称为书证开示.我国由于缺乏证据开示制度设置,庭审中"证据突袭"的情况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庭审效力和对证据认定的准确性.针对我国书证开示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确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明确书证开示的原则:不对等开示原则;全面开示、例外不开示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并明确书证开示的时间、范围,以及不开示的法律责任,建立不开示书证的救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