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3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1083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产生于"丝绸之路"腹地的新疆当代诗词,有着对开拓创业情怀的激情表达,对开放包容心态的形象再现,其深层彰显的正是丝路文化的意蕴。这种意蕴的浸染,增添了新疆当代诗词的厚重及其魅力,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到励志与滋养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词五首     
岳如萱 《中华魂》2008,(9):30-30
  相似文献   
4.
诗词意义可区分为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与诗意意义的解释与描述。论述诗词的诗意意义的构成方式 ,指出诗意意义的解释和描述比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更接近于对诗词本身的把握 ,但这种接近对古典诗词的把握来说 ,还隔着两层 ,即文字文本诗意经验层和声音文本诗意经验层。  相似文献   
5.
诗词是一伟大的文化遗产 ,而赏析诗词却有不同的方式 ,换一个角度去欣赏诗词能有更大的收获和惊喜 ,从中更能体味人生和历史的沉积 ,感悟到诗词的魅力和震撼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用典颇多.或寓典于情,或寓典于景,或寓典于理,或寓典于境,或寓典于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7.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在经济政治"新变"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层的某些属性决定了富民必然有诗词消费需求。富民阶层的精神需求与群体心态,对诗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富民阶层需要而写作的诗词,随之具有了某些较为固定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9.
刘义平 《老年人》2003,(10):44-45
拜读了于沙先生的文章后,我是赞同他的看法的。他的“莫把歌诀当诗歌”的告诫,对于初学写诗的人来说,指导尤为及时。可是,由此引发的“老干体”之争,我觉得实在没有必要。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盛世出文人。”当今,中华民族正处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发达的昌盛时期,广大离退休干部莫不欢欣鼓舞。他们讴歌盛世风情,记录历史事件,抒发晚年情怀,体现了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老干部诗词的大量涌现,可说是应运而生,适时而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艺术百花争妍和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谁能说这不是现代文明的体…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的词、黄庭坚的诗,都以善于用典而著称。但辛词与黄诗用典则又有不同:辛词用常典,沿用原意,用典自然,而黄诗用典冷僻,以故为新,“宁不工而不肯不典”。作者时代、经历、文学主张和作品体裁等多方面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