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5篇
人才学   20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这种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应从三方面着手 :1、加强语感实践。 2、注重整体感知。 3、强化速读训练。  相似文献   
2.
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羡余是语言运用中加强信息传递的手段。信息羡余有两种加强信息的方式 :音节扩充 ,解释性叠加。语病重复是语句结构上的累赘 ,是应该删除的多余成分。保留信息羡余成分是“求繁” ,是信息传递的足量原则在起作用 ;删除累赘是“求简” ,是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 ,如何把握繁简的度 ,是语言规范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前 ,语言规范化领域存在打击面过宽的偏向。区别“信息羡余”和“语病重复”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凭借人们的语感 ,一是参照表达实际。有时 ,是重复还是羡余 ,分界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3.
汉语音节和构调、词语搭配存在相关性。语素的音节特点、双音节化倾向、四字格成语的大量存在和音节式的缩略词是音节和构词相关性的重要方面。汉语的音节特点也影响到单、双音节词语的相互搭配以及某些虚词的使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有不少是由不了解词语构成在音节和语音节律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引起的。从语言交际技能的角度看,准确把握节奏规律的实质就是建立准确、健全的节奏语感,而加强诵读教学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英语语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语感是对遵循或背离英语既定用法的敏感性,语感的培养对促进英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培养语感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模仿语音语调,打好语感基础;(2)朗读背诵听说,逐步培养语感;(3)阅读写作分析,提高语感层次。  相似文献   
5.
篇章是由语句构成的,因而对语句意蕴的深入感悟、正确理解,决定着我们对整篇思想内容、命意主旨的准确把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句的意蕴呢?  相似文献   
6.
语感在语言的交流中至关重要,因此,培养英语语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感培养的过程也就是英语思维产生的过程。探索和研究影响学生的语感因素,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因此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大量字形相同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的存在无疑对中日两国交流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它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习得。但如果忽视中日同形词,特别是同形近义词的差异,就会产生误用。因此有必要明确同形近义词的差异。本文将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研究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新编语文教材的教学重点内容,而语感训练又是在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感受能力、领悟能力,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该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从让学生多读、慢品、乐说、常写,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10.
靳天玲 《生存》2020,(5):0085-0086
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的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书声朗朗的课堂,也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逐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共识。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年段的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灵活运用,各有侧重。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把读与字词句相结合,读与听、说、写相结合,读与学生的 思维、情感体验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