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间剪纸的变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世代创作,积累而成文化结晶,也中国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形式之一,其所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起,至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最古老的民间剪纸是在新疆吐鲁番古墓发掘的“对鹿”、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纸史》一书,对晋代以后的造纸史、技术以及造纸术传播国外的情况,显得比较权威,但对涉及造纸的考古论断依据不足,认为西汉初已经有“造纸基地”、东汉初中州各地又成为“造纸中心”,凭主观臆想否决蔡伦的发明史实。该书对古代典籍的一些释读以及祭祀蔡伦习俗,也缺乏文史研究和田野考察。深入发掘、辨析典籍、各类文献、工具书与考古实物,考察蔡伦家乡祭祀习俗、南岭生态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是揭开和还原历史真相的科学途径。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史录、评价,不应轻率修改。  相似文献   
3.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附近,把吉村高山汉现存的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延续和发展.把吉村的古法造纸包括砍竹、浸泡、淘洗、舂料、打槽和加"滑水"、抄纸、压纸、晾干、揭纸等工序,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工艺流程十分相似.把吉出的纸又称为"火纸",主要用于祭祀鬼神.把吉古法造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应做好其保护、旅游开发的规划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物质材料、考古证明等方面入手,分析"先剪纸后皮影"的错误观点证明皮影是剪纸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诗词歌赋、书法字画等流传万世的艺术作品,还有春节团圆、清明上坟及中秋赏月等承载四时八节的风俗习惯,更有中医、造纸术、火药等这些生于中国而造福世界的科学技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正日益改变着传统文化的表述语境,“遗产”甚至成为一种新的话语霸权.在国家遗产的宏大叙事中,地方个案的特殊性以及与当地人生活方式的特殊关联逐渐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系统而被“书写”、被“转述”.梁平造纸术就是这样一个被湮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中的细微个案.  相似文献   
7.
社区新鲜事     
《社区》2013,(1):20-21
奇!年轻社工学起了"造纸术"将废纸剪碎、打成糊状,再重新染色晒干,一张再生纸就做成了。近日,江苏省无锡市阳光城市花园C区51号,年轻社工杨华夏在教业主做环保再生纸。杨华夏现场给大家演示如何将广告宣传单制作成一张再生纸。和杨华夏一起琢磨这项技术的还有好几名年轻社工,他们从网上搜集了再生纸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7,(2):138-138
“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著名学者余秋雨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流传已久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马美著 《老年人》2010,(3):40-40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历史事件往往如初露的晨曦,照耀着人类前行的方向。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就是推动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蔡伦也因为发明造纸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10.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之一,从东汉时期的“蔡伦术”到近代以来的“四大发明”,再到当前成为学术热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命名与表述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对造纸术的文化认知和文化阐释.值得重视的是,在东西方话语交汇的当下,对造纸术的研究不仅关乎传统技艺的科学探索,更在于经由造纸术研究来重新审视东西方之间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形成关于“中国化的欧洲”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