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单一银行制度的历史成因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理论界》2003,(5):61-64
美国单一银行制源于杰弗逊·杰克逊主义思想传统。该传统视特许公司为垄断特权,主张自由放任,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要求平等权利和公平机会。杰弗逊·杰克逊主义者摧毁特许联邦银行后,进而废除了一切银行的特许制,实行自由银行制度。自由银行制意味着对分行制的否定,等同于单一银行制。而《国民银行法》则在联邦层次上接受自由银行制,从而为单一银行制奠定了联邦法律的基础。单一银行制对联邦储备体系的形成、银行体系的稳定及其国际地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经济萧条,而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一些相似的情况.文章从两国的银行体制的发展出发,对两种银行体制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种体制在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毅 《日本研究》2003,(4):14-22
一、主银行制的界定与存在状态  有关日本“主银行制”的讨论与研究 ,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以往的研究中 ,日本学者在论述日本的金融体制及企业的融资渠道时 ,常常用“核心银行”、“骨干银行”等概念叙述之 ,并没有专门对其特征与功能进行系统的把握与研究。 2 0世纪 90年代后 ,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政府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改革 ,有关现存体制下日本的银企关系及金融业在未来日本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引起了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 996年 ,世界银行发表了由青木昌彦和休·帕特里克主持的…  相似文献   
4.
究竟什么是主办银行制 ?其功效到底如何 ?我国是否需要推行主办银行制 ?如果需要 ,又应该怎样来推行 ?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在确立新型银企关系的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主办银行制基本内涵和功效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推行主办银行制 ,是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一种现实选择 ,而主办银行制的关键在于银行持股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研究——来自日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 《日本学刊》2003,49(2):109-123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研究 ,是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 ,这些比较研究都是针对具有发达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的 ,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尚未包含在内。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 ,特别是日本的主银行制、职工持股制度、法人相互持股制度 ,对经济转轨期的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主银行制的嬗变过程是一个制度演进的典型案例。从理论上研究日本主银行制的演化问题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客户满意度分析是建立和强化商业银行满足客户能力的基础.本J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的分析,定量了解客户的基本需求特征和服务期望,确定导致顾客满意的关键指标以及银行在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和变化,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符合市场的服务战略、竞争战略和日常动态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日本主银行制的萌芽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二次大战后,以经济振兴为契机,不断发展并成为日本金融的核心机制。2 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是日本主银行制的鼎盛期,这一时期是企业快速发展,投资资金不足,金融市场管制森严的时代。因此,大企业与有实力的大银行建立良好的主银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银行不良债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日本的金融机构一直受到巨额不良债权的困扰。之所以会产生这些不良债权且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日本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复杂原因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环境、金融制度、企业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的处置不良债权的对策,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