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70篇
  免费   1386篇
  国内免费   404篇
管理学   16108篇
劳动科学   1028篇
民族学   2166篇
人才学   2886篇
人口学   1041篇
丛书文集   15452篇
理论方法论   3851篇
综合类   32735篇
社会学   9115篇
统计学   1878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971篇
  2022年   840篇
  2021年   1121篇
  2020年   1186篇
  2019年   1409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1242篇
  2016年   1677篇
  2015年   2889篇
  2014年   6851篇
  2013年   5812篇
  2012年   6397篇
  2011年   6873篇
  2010年   6166篇
  2009年   6474篇
  2008年   8315篇
  2007年   5325篇
  2006年   4113篇
  2005年   4147篇
  2004年   3098篇
  2003年   2544篇
  2002年   2346篇
  2001年   2226篇
  2000年   1511篇
  1999年   736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含蓄隐晦,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而对言外之意的译介正是传统文化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霍克斯译本《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以替换、增补、解释三种方式英译的具体实例,阐述分析反复出现的言外之意的英译现象,探讨得出,霍克斯对言外之意多采取显性英译处理,据此进一步从目的论的视角探讨该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4.
吴少婵 《办公室业务》2020,(6):126-126,133
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收集各地的用电信息,并为居民提供稳定的供电服务,保障社会居民的用电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录的信息数据以及各种文档比较多,需要建档保存,以便为供电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在信息化逐渐普及的关键时期,提高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采用评教验证机制设置不合理评教的限制。对学生评教数据先剔除异常值,再分别对不同班级、不同课程和不同院系之间的学生评教数据进行修正与优化处理,得出最终的修正分值,降低了因班级、课程和院系的不同而导致的评教数据的差异性,使学生的网上评教能更准确有效的反应出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7.
2015年是金岳霖先生诞辰120周年,为此,清华大学哲学系特隆重举行金岳霖纪念会、第六届金岳霖学术奖颁奖会和金岳霖思想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国内哲学界的一次盛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审美含义及其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话语蕴藉属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这样,文学作品就有了话语蕴藉属性。从各种文学作品看来,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还是比较常见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话语蕴藉属性在文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人名亦或是一个地名甚至是一个字。本文意在浅析部分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和从而体会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益处,进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运用这一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理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存在课程组织管理不规范、教师队伍不稳定,以及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归属不清、整体把握缺失,以及课程话语失真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只有厘清课程归属、规范课程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开展立体化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形式与政策"教育,达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0.
咒语现象是《麦克白》整出戏剧极富魅力的表现元素。它既为剧本奠定了一种神秘而阴森的基调,同时确定全局总纲,为剧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咒语与主人公的性格、行为以及内心活动、命运走向息息相关,并最终导致麦克白命运悲剧的发生。集众恶于一身的女巫是咒语现象的主体,艰深晦涩、言辞激烈的诗体是咒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咒语的预言性质笼罩全篇,影响着人物的内心恶念,推动剧情发展,成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主题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