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国梁 《老年人》2007,(11):34-36
时常听人说,哪一天退休了,就到乡下去买几亩地,建几间房子,然后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然而这种神仙般的境界,在一般城里人看来,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2.
源于老庄思想的自足、闲适心态 ,是晚年白居易之所以能在洛阳实现身心自然合一的“中隐”生活的心理基础。因为自足 ,才会身心闲适 ,适又以闲为前提条件。其闲适诗中失落了表现社会责任的儒家精神。  相似文献   
3.
90年代散文热文化成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骤然兴起的散文热,虽无理论先导,但也绝非偶然,更不是无迹可寻.其实是散文文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文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商业文化的多元需求使然;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三是散文自身的文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文化和新文学是在不断论争和分化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就与左翼文学发生了论争,它不同于发生在新文学内部的其他论争,而有着丰富的美学意义,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在挣脱传统经学和玄学束缚之后而有了审美的自觉,从逻辑的、理性的理论构想走向了文学的审美创造,在文学与时代、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之间有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尚力与闲适的审美裂变.  相似文献   
5.
陆游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也是成就最大的诗人.他一生都深切关怀着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陆游后期诗歌中的闲适成分多于前期,但是闲适并非后期诗歌的唯一特征,它的闲适中更渗透着其他的要素,而且也受到了佛禅思想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从他的后期创作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唐代中晚期,在洛阳形成了一个以白居易为中心、以致仕及分司官员为主体的专写闲适生活的诗人群体.他们退罢洛阳,不复关心时政,悠闲于山水园林,沉溺于声色宴饮,耽玩于彼此的交游,关注个体生命的适意.洛阳闲适文人诗酒唱和在文学史上被传为佳话,对当时及后来的文人学士的人生态度和诗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魏晋风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为闲适文化之流。在时势的乱局中,魏晋士族文人呈现出的闲适状态和在闲适中表现出的精神怀抱和文化格调,建立了中国文人闲适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为中国文人的闲适精神和闲适生活方式,开启了一片重要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将新时期"回忆文革"散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主题进行综合性研究,这在学术界还鲜有人为之.本文认为这类散文在审美风格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严明而悲凉地理性剖析,并赋予其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特色,二类是闲适而细腻地感性调侃,从侧面揭示"文革"对人灵魂和肉体上的摧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九十年代进入社会转型期后的中国文坛为研究对象,评述两类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作家——忧患型作家与闲适型作家。忧患型作家以笔为旗,与物欲横流的商业化大潮进行直接的抗战。闲适型作家则以其高雅脱俗的作品与世俗社会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对抗。他们的创作,不仅成了当代文坛的两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人的文学接受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接受者不再像从前那样.以国家民族关怀和崇高伟大体验为主要的阅读动机和心理期待,个人趣味成了文学接受状貌的主要决定因素.到文学中寻找日常与闲适,追寻时尚与流行,让缺失得到代偿、让伤痛得到抚慰,让感官得到刺激、让欲望得到释放,成了当今中国人文学接受心理的主要表现.这样的文学接受心理一定程度上流露出金钱为基础、消费做中介、享乐为目的的生活观、价值观,值得省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