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关于金城公主在吐蕃是否生子及其子为谁,一直是吐蕃史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史料对此事的记载亦多有歧异和抵牾.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得出结论金城公主在吐蕃很可能生有一子,但此子非墀松德赞,而应是先于墀松德赞出生的拉本王子.  相似文献   
2.
航材可修件复合泊松需求下的库存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给出了(S-1,S)库存策略下,航材可修件的需求服从复合泊松分布时的库存供应质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库存决策模型,并用边际分析法对算例进行了求解优化,所做分析完善了对航材可修件存储决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哲堪孜松"成立的首要任务是争取达赖出逃,1956年印度举办佛教大会就被视为千载难逢的契机,同时,印度政府不甘心失去对中国西藏地方的影响力,于是印度政府开始与"哲堪孜松"合作邀请达赖访印。最终中国政府的同意成为达赖访印成行的关键,但此事件后果严重,亦影响到其后西藏的政局走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其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动态社会影响理论、文化传播的共识模型、关注社会结构限制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动态变化。这些研究进展表明,该研究领域逐渐从跨学科发展成为多学科融合。不仅表现在理论建构的多水平视角和多层次互动上,还体现在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文化变迁研究的未来发展不仅应继续顺应多学科融合的时代发展潮流,还将从全球化进程中吸纳前进的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5.
那天下班,公叫有个聚会,她和同事们部去了。大家玩得正热闹时,忽然发现有位男同事不见了。她恕起来,因为一份报表没做好,这位新同事今天被老板批评了,心情非常不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寿命分布:三参数威布尔—泊松分布WP(λ,m,β),研究了该寿命分布的密度函数和失效率函数的图形特征.  相似文献   
7.
志主乔梦松,其墓志与其家族成员的另外几方墓志应为同出洛阳北邙山乔氏家族旧茔。由该志考得,至迟北魏汉化之际,本为南匈奴旧姓的北朝乔氏已经攀附或改姓为汉姓“桥”氏,至西魏、北周时期又改“桥”为“乔”。志主有关事迹对于全面了解开元九年以来唐朝在宇文融的奏请之下分设劝农判官、摄御史巡查天下事大有裨益,为确定《唐御史台精舍题名碑》的追书时间提供了佐证,为开元十六年志主出使西域册立于阗、疏勒二国事及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9.
负二项回归模型在过离散型索赔次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飞 《统计教育》2009,(4):53-55
索赔次数预测模型中通常考虑泊松回归模型,但当索赔次数中出现过离散问题时,泊松回归模型就不再适合。本文讨论了两种分布形式的负二项回归模型,并利用它们对一组车险数据进行了拟合,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唐人咏画的诗歌中,对马、鹰、松等绘画作品表现出特别的感情.一方面,这是盛及唐代的养马乘骑及蓄养鹰犬之风的反映.另一方面,盛唐人从骏马和苍鹰的文化蕴涵中发现了最适于他们抒发激越情感的内客.他们常借助咏叹画家的鹰、马作品,歌唱自己的宏伟理想,展示自己的豪迈胸怀.而中晚唐诗人咏画松的热情更高一些,他们已不再局限于盛唐时期注重对画面中松树的各式逼真形态的摹写,太多都是寄意于画外,从松树的画中形态联想到其画外精神,将画松的文化蕴涵与士子们的人格品性相照应.唐人的这些咏画诗篇,既反映了当时画界的繁盛状况,也借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寄托.这种寄托不仅是承继发扬了我国长期以来赋予在马、鹰、松等物象上的文化蕴涵,更主要的是透过不同时期诗人的吟咏爱好及审美取向,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士人的精神崇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