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书法学研究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一项课题。从现代书法学现象入手,切入古代文化的脉络。提出魏碑是我国书法学史上第一座高峰,为新魏碑体正本清源找到合理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书法在中国一般特指为汉字的书写艺术,然而东巴文字书法和汉字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还可能是同源,在早期都用于宗教活动。但当今的东巴文字书法创作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且处于起步阶段,汉字书法中魏碑艺术自然、稚拙、生动的特点和其产生于民间,通过字体结构的生拙趣味、刀刻石痕和风化剥蚀的沧桑漫漶感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东巴文字的特点与此相合,可从魏碑中学习这种趣味并用于书法创作中。  相似文献   
3.
论述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北魏《元景造像题记》残泐漫漶,现存305字,而补缺118字,接近原碑的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4.
“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的分析,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时期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肃河西地区的“凉州书体”以及其它地方的造像题记书体。研究结果纠正了书法史上对魏碑书法认识的局限性,拓宽了魏碑书法的地域概念及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5.
韩湘人,号蓬莱居士、豢云楼主人,书法以羲、献为圭臬,尚萧散简远,参郁勃雄迈,对汉隶魏碑、二王、元章、履吉、觉斯书法用力最勤,有相当书法艺术造诣。中国十大文化名人张本平先生和  相似文献   
6.
魏碑书法在内容上是北魏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文化反映,孙伯翔先生选择魏碑,也就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他由此找到了不竭的艺术源泉。北魏文明的兴衰告诉我们,鲜卑族完成对北方地区的统一很不容易,它首先是在残酷的部落竞争中胜出,然后实现了征服后燕、攻打南朝、打败胡夏、大破柔然、攻打北燕和降服北凉等诸多关键环节。经过孝文帝改革,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国力强盛。至公元534年孝静帝决定迁都邺城,洛阳拆城移民四十万到新都,帝都化为废墟,国力日渐衰微。征战杀戮,颠沛流离,社会动荡,伴随着北魏的兴衰历史。北魏在文学上没有出现太多大家,但总体上沿袭了“三曹”父子开启的“魏晋风骨”,在内容上不乏描写国家动乱分裂的严重后果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魏碑对现实的关切也注定了它拥有丰富的社会内涵,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等形式与魏碑内容相得益彰,故此能够展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我与孙伯翔先生的相识纯属偶然。我的老家湖南九疑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始祖虞舜的帝陵所在,  相似文献   
7.
《元景造像记》又称《太和碑》,是一方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北魏造像题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该碑在碑学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坐标中进行定位的方式,找出了它在魏碑书法家族中所具备的诸多先进因素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了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北魏书法处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魏碑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书体。北魏书法对后世书法有巨大影响 ,以至形成了书法史上的一个风格流派碑学书风。  相似文献   
9.
《元景造像记》又称《太和碑》,是一方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北魏造像题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该碑在碑学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坐标中进行定位的方式,找出了它在魏碑书法家族中所具备的诸多先进因素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了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杨宏 《中州学刊》2004,(6):194-196
北朝碑刻书法具有共同风格,世称"北碑体"、"北体"、"魏碑体"、"魏体"等.魏碑楷书字体风格多样,富于变化,不拘法则;点画形态丰富多变,掺杂有浓厚的隶意;横画起笔时先竖向写,竖画起笔时先横向写,体现出中国书法理论自古崇尚的"中和"之美;字形面貌明显受到刊刻工具的影响,呈现出方整峻厉的风格.结体上也处于不定型状态,异体众多,随意增删笔画.章法上字字独立,无明显呼应和连贯,摩崖石刻文字单字、整行往往明显倾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