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美德伦理及其与麦金太尔之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俊人 《中国学术》2001,3(2):151-181
西方汉学的视野向少扩及中国哲学。这种状况或许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所抱怨的中国传统知识中缺乏严格系统的哲学而只有“道德的宗教”、或者缺乏充分的理论化知识而只有日常经验之直觉的学术判断直接相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哲学界的自我开放程度和自我表达能力还很不够,或者说中国哲学界的自我言述(utterance)和参与国际对话的能力尚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媒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之余,也带来诸多伦理问题。传媒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美德出现脱节现象,以致外在规范难以内化为美德。传媒伦理的建构需摆脱单一的规范伦理模式,而美德伦理无疑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德伦理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以及"内在善"、实践等范畴为传媒伦理的建构提供了思路上的依据,而美德伦理发展中呈现出来的规范因素也为传媒伦理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在传媒伦理的构建路径上,库德瑞提供了最直接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官德”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都备受推崇“官德”乃是为官者的职业道德,是官员的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因此研究行政人员的德性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行政人员德性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麦金太尔将马克思"实践哲学"作为启蒙思想的直接继承者,而自身则沿袭着启蒙批判的历史传统,企图回到"个体目的论"与"生活目的论"相统一的古典实践哲学传统,这一理论路径根本不同于马克思从"生活世界"向"实践主体"生成的实践哲学.而二者截然不同的理论气质,可区分为后现代的历史主义的"道德理解"和(反)现代的"生存实践"存在.  相似文献   
5.
麦金太尔通过对当代西方与前现代社会道德状况的比较,指出当代社会道德衰败的标志就在于德性本身的丧失。通过对自由主义的审视,他进一步指出德性丧失的根源在于自由主义的兴起。虽然自由主义者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反驳,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否认麦金太尔反自由主义思想对现代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矫正意义。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还是尼采?--麦金太尔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 ,麦金太尔揭示出启蒙的失败 ,并进而在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争论中提供了第三种选择。他的选择既不是现代 ,也不是后现代 ,而是前现代。  相似文献   
7.
姜丽 《北方论丛》2014,(2):112-117
马克思和麦金太尔虽没阐述系统严谨的正义理论,但他们对社会正义问题都有深切的关照和深入的思考。马克思和麦金太尔在探讨社会正义问题时有共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正义的首要对象、正义的逻辑起点、正义实现的途径以及正义的旨向等方面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厘清马克思与麦金太尔在正义观上的紧密联系和不同的学术见解,可为我们社会正义观培育与建构提供多元视角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对《历史与阶级意识》进行了“祛魅”式解读。他认为卢卡奇片面化解读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走上“理性意志论”的歧途,臆想出一种脱离具体革命实践的“理想的无产阶级”,产生了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神化”幻觉。纠正麦金太尔对卢卡奇走向马克思实践哲学道路的认知偏差,就能明晰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对马克思主义逐渐产生疏离感的真正原因,从而证明《历史与阶级意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阐发,有助于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特征与发展趋势作出清醒的自主判断。  相似文献   
9.
道德合理性问题是当代道德哲学的中心问题,亦是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中心论题。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的形成是以其对当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深刻剖析为前提和基础的。在麦金太尔看来,德性完全占据了道德的中心位置,人类只可能有两种选择:要么返回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要么接受后现代的道德虚无主义。麦金太尔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德性论为道德实践提供合理性说明,对道德合理性原则进行重构,而重构道德合理性原则的唯一途径就是复归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的道德话语和道德实践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普遍存在着分歧与冲突。理性主义在道德合理性论证上最终失败了,一个"德性之后"的时代来临了。每个人都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而群体却失去了统一的价值标准。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危机?麦金太尔的德性思想对解决这种危机以及实现"善的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行了重要的论证,对其德性思想进行探析对我们走出"德性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