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们曾是那个时代的巨人:一群有着英雄传奇般色彩的人物,他们凭借着个人能力与魄力将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了现代化的国家,并带领着本国人民走向繁荣,抵御了来自国内外的侵略与威胁。他们曾经是那样的强大,就仿佛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然而,结局终将逼近他们——东南亚国家的伟大领袖们。  相似文献   
2.
“暝色起愁”情境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揭示《诗经》抒写思念艺术范型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古代诗文中“暝色起愁,,抒写情怀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基础上,对其“暝色起愁”这种抒情范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超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2):133-140
同构叙事是史诗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模式,其往往通过隐喻或象征手法,使故事情节与神话传说及历史现实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效果,从而为变动不拘的日常世界提供合理化解释。古英语文学经典《贝奥武甫》正是这类作品的重要代表,史诗基于神祇、英雄、凡人三种类型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确认了"诸神的黄昏"这一北欧神话的母题,而主人公贝奥武甫则成为联系各条叙事线索的结点。通过对北欧神话以及早期斯堪的纳维亚历史上由多神教向一神教、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转变进行隐喻性的呈现,文本与神话及历史之间构成了一种广义上的同构关系,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朵拉 《社区》2009,(2):46-46
抵达巴塞罗那时黄昏已过,约是7点半以后。金黄色的夕阳暖暖地映照一地,卡达露尼亚广场四周的雕塑仿佛被撒了一层金子。黄昏时分的巴塞罗那毫无一丝沉黯,反倒出奇地明亮光鲜。比手画脚询问坐在街头风中乘凉的路人,清楚酒店的方向以后,拖着小小的行李箱,走在路的中间。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从年轻到老,敢于追求所爱,不管他的所爱是人,是物,还是真理。他都能够放天胸怀地去拥抱,而且升华成乐观前进的动力,这个人是绝对幸运的。  相似文献   
6.
一天之中,我偏爱黄昏。喜欢这样的感觉,在黄昏时分,夕阳透过半卷的窗帘,洒在幽暗的房间里,挪一把椅子,在角落里,闲适地蜷在里面,放一段轻音乐,静静地任思绪沉淀。或者在一个夕阳好的黄昏,静静地站在朝西的阳台上,看西部那缤纷的天空——作一幅“立尽斜阳图”。  相似文献   
7.
刺青之恋     
海明威说,人一辈子都在做爱,可是,真正有意义的、能记住的或许只有两三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许多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深感失望 ,纷纷将目光投向西方先进观念、寻找“救赎”之路时 ,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则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验与感悟 ,自觉地将目光向内转 ,以自己熟悉的湘西社会为背景 ,创造了以《边城》为代表的一批精美的乡土小说 ,构筑起一个鲜活而富有魅力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是他将“‘现实’和‘梦’两种成份混合”创造的结晶 ,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浸染 ,没有生命的迷失和异化 ,每一个人物的爱憎悲欢都源于人性的本真形态 ,也都体现着自然向上的生命活力。”1 这个世界无论在时间还是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血色黄昏》三个版本的详细比较,文章论述了其创伤记忆书写的意义(自我心理创伤疗救;历史启蒙、“引起疗救的注意”)、创伤记忆书写的方式(十分浓厚的私人化色彩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叙述),长期无法出版的原因(意识形态与文学成规)和出版后的巨大轰动(实现了治疗心理创伤的巨大功能)以及小说在忠于记忆(治疗创伤)与忠于历史(历史见证)之间的犹疑。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血色黄昏》的创作与修改是一个矛盾体,其边缘缠绕着文学治疗与历史见证、历史档案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就创伤记忆书写及其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见证文学及其记忆的真实性这些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问题而言,《血色黄昏》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研究文本: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一代人对历史创伤的真实记忆,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走出创伤记忆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0.
大佬的黄昏     
跟绝大多数的东南亚华商一样,霍英东出身贫寒。1920年代,香港还是一个偏冷的小渔港。霍英东出生在一艘逢雨必漏的小渔船上.父母终日捕捞为生。他幸运的是,13岁被送进了当时香港英伦政府开办的第一间官立学校。在那里,他受到了全英式的教育。语言与文化的熏陶,使他成为第一批与西方思想对接的华人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