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quantum domains, the measurement (or observation) of one of a pair of complementary variables introduces an unavoidable uncertainty in the value of that variable's complement. Such uncertainties are negligible in Newtonian worlds, where observations can be made without appreciably disturbing the observed system. Hence, one would not expect that an observation of a non-quantum probabilistic outcome could affect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ver subsequently possible states, in a way that would conflict with classical probability calcula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ree problems in which observations appear to affect the probabilities and expected utilities of subsequent outcomes, in ways which may appear paradoxical. Deeper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reveals that the anomalies arise, not from paradox, but rather from faulty inferences drawn from the observations themselves. Thus the notion of quantum decision theory is disparaged.  相似文献   
2.
魏屹东 《社会科学》2012,(8):117-126
认识的语境论在回应怀疑论难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修正的形式,包括以相对标准修正的语境论,以事实作为原因修正的语境论,以妥协方式修正的语境论,以证据修正的语境论,以预设修正的语境论。这些不同形式的语境论遇到了"斑马悖论"和摩尔主义的反驳,但语境论者认为这两个反驳不一定有效,正是它们忽视了语境的作用,才导致悖论的出现,要解决怀疑论难题,还得回到特定语境中去。  相似文献   
3.
周雪光 《社会》2019,39(2):1-30
黄仁宇悖论描述了中华帝国组织形态松散关联但国家秩序坚韧稳定的矛盾特点。本文以科举制为线索,着眼于历史上中华帝国的观念制度来解读这一悖论,特别是这一松散关联组织形态的机制和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提供了观念一体化的组织基础,导致了官僚体制内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双向渗透和互构,国家与基层社会上下名与实的仪式性连接。这一观念制度提供了各地区、各层次间的同构性和相互关联,同时造就了一个松散关联的官僚组织。结束部分的“余论”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型,从观念一体化转向为组织一元化,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哈贝马斯和利奥塔之间进行的关于现代性的争论颇具代表性,一个声称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另一个则对元叙事表示质疑。哈贝马斯的"共识"理论和利奥塔的"差异"理论,表面上思维迥异,但实际上却包藏了雷同与巧合,具有差异性的同时也具有共通性。在深层次进行整合,寻找两者理论及政治倾向中蕴藏的共同点,利于剖析两者理论的合理与局限,使超越两者形成新的理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距离悖论”的解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沟通的兴起,使政府形象塑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出现新特点,其突出表现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与该级政府同民众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成反比。在网络沟通下,形象良好的政府须具有回应性,倡导科技领先,强调参与和协作以及具有预见性,因此,政府应从树立形象意识、完善电子政府工程、提升政府媒体公关能力和公信力以及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来应对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6.
欧布里德的“说谎者”悖论和赫拉克利特的“亦此亦彼”悖论,两者携手挑战亚里士多得的“不矛盾律”。西方的“真值间隙”、“变值”和“语境敏感”诸方案成功地消解欧氏的一些“弱”例;但是本文的“复合命题”方案试图消解欧氏的“强”例,较彻底地表明:欧氏挑战 (亚氏的 )“不矛盾律”失败。最后,本文指出赫氏的“亦此亦彼”悖论挑战“不矛盾律”成功;但是我们为了“实用”需要而把“亦此亦彼”修订为“可此可彼”,指赫氏犯“矛盾定义”谬误,使赫、亚二氏“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7.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他既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天使,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在他充满矛盾冲突的性格中,葛利高里这个悲剧形象实现了他的审美价值以及独特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8.
1905年,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一百多年来,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中,西方学者以置身事外的身份和历史社会学的眼光看得更为深刻和系统。近年来,重新认识科举的呼声在壮大。本文将科举制度与晚清的社会结构相联系,着重阐述清代社会危机下的科举制度所呈现出的矛盾现象,并以此为分析对象,探讨清代社会结构的变动及科举制度在这种变动之中体现出的社会功能,即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中国,由人口增长所引发的社会危机中,科举制度的存在成为缓和与转嫁这种危机的关键,发挥了强劲的社会调和的功能,进而使中国社会的稳定得到维持。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是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技术和手段.然而,长期以来人们都为信息技术投资究竞有没有效益、效益有多大、究竞该如何测算其效益等这些问题所困惑.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并力图对这些问题给予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10.
Experience has shown us that when data are pooled from multiple studies to create an integrated summary, an analysis based on naïvely‐pooled data is vulnerable to the mischief of Simpson's Paradox. Using 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a target adverse event (AE) as an example, we demonstrate the Paradox's effect on both the comparison and the estimation of the proportions. While meta analytic approaches have been recommended and increasingly used for comparing safety data between treatments, reporting proportions of subjects experiencing a target AE based on data from multiple studie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two possible approaches to report these cumulative proportions. In addition, we urge that regulatory guidelines on reporting such proportions be established so that risks can be communicated in a scientifically defensible and balanced manner.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