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商周时期的正坐姿势,实源于三代祖先祭祀仪式中的“尸祭”。尸祭之坐法称为“尸坐”,由尸坐演化而为“坐如尸”,显示出受祭之尸坐到“君子”之坐的空间变化,意为君子之坐应当效仿“尸坐”严肃、安定之姿势。在考古实物中,那些躬身扶膝的坐式人像可能都是坐而受祭的祖先神灵象征,而非大而化之的巫师像。到周代时,神灵受祭之正坐逐渐从神坛走下来,延伸而为贵族的生活仪式。正坐遂成为贵族社会圈子内的体面性正式坐姿,用于会客、宴饮仪式当中。“正坐”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礼仪姿势,在虚坐、食坐、坐向、坐席、几杖之设等诸多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作为当下的一种高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探寻建构适于老年人的虚拟现实娱乐系统的过程中,庄子的“坐忘”和马哈礼师的“超觉静坐”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坐忘和超觉静坐所具备的身心效应是一种潜入内在的生命表征,这与虚拟现实所带来的身心沉浸状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它们这种内在的相关性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去构想一种坐忘式的虚拟现实娱乐系统,它是面向老年人的,并且具有激发创造力、激活潜能、促进健康等效能。那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现实背景下,此种探讨应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汉魏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西北民族甚至异域的风俗文化不断进入中原,对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坐具的出现,影响了中国从用具到生活习性乃至伦理文化等诸方面,而生活习性的改变,解放了对腿部的压迫,从而又带来了环境卫生身体健康等遗传方面的优势.较之接受唐代文化的日本民族,中国人身高的变化,未尝不可归功于"胡床"的传入和接受.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工业4.0的整合,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促使在线教学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教学手段之一。大数据驱动下的在线教学蕴藏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据,通过建构教学变量相关研究模型,探索教学行为态势的影响机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疫情期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在线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为工具,从数据分析层面展示在线教学行为关联序列,针对教学技术应用行为与学生理解程度的态势进行研究分析,挖掘并解析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学前教育该门在线课程的教学现象与教学模式特性,为该门课程在线教学今后的优化提升提供了论据支撑,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其它技术实践类课程的在线教学也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司马承祯在继承茅山上清派服气养神内炼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禅定学说和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提出了以坐忘炼神,以“五时”、“七候”炼形的修道成仙理论。这一理论既丰富发展了上清派的修炼理论,又为晚唐两宋的内丹学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一项整体运动,它是由呼吸、发声、共鸣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想获得美妙动听的歌声,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协调、平衡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运动的基础。注意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与发声以及歌唱的共鸣,建立歌唱平衡状态,对掌握歌唱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茅盾的经典散文《白杨礼赞》呈现了新的写作姿态,进而标识了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转折。它的诞生与茅盾的西北旅行和西北发现紧密相关。《白杨礼赞》所呈现出的新的意象和新的情感是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重要表征之一。《白杨礼赞》开启了新的写作范式,同时也影响了现代抒情散文文脉的流延。  相似文献   
9.
智性写作展现了杨绛创作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谋篇布局上"不着痕迹"的"精练圆整",半透明的修辞技巧,以及理性节制的情感吐露,理性与灵动并存的智者慧心勾勒出独特的艺术世界。这种纯艺术的追求与杨绛独立的写作姿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水墨画摒弃纷繁的色彩 ,以黑白二色表现意象 ,形成独特的色彩意识。它的形成 ,除了众多复杂的因素外 ,与古代画者提倡禅定 ,重视内心静修有极大的关系 ,是画家一种“意象”的外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