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5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管理学   87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1篇
丛书文集   818篇
理论方法论   423篇
综合类   6302篇
社会学   282篇
统计学   2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613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关于货币政策影响经济主体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影响金融周期波动机制的研究中,基于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区别于以往相关研究多关注货币政策实际采取的立场,文章基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渠道探讨了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金融周期波动影响的时变机制.滚动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对信贷波动反应的敏感性主要影响金融周期的波动,但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基于信贷视角观察金融周期波动时,货币政策信贷敏感性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敏感性对金融周期影响差异较小;较之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对信贷波动反应的敏感性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更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随时间扩大的趋势.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货币政策通过政策反应函数渠道而非以往研究中较多关注的狭义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周期波动的事实,并构建计量模型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渠道影响金融周期波动的时变机制进行了详细刻画.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必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或决定性的作用,但政府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又必须积极地发挥作用。本文分别从早期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等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20,42(6):1187-120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countries’ choices of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A brief narrative focused on groupings of countries motivate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which draws on previous work on the determinants of exchange rate regimes, bringing in standard factors as well as the trade networks of potential anchor currency blocs and the financial market depth that are emphasised in the narrative. The model turns out to be able to predict three quarters of countries’ choices,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systematic pattern in the errors.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ow countries should choose their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4.
Although field experiments have documented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theorie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dynamics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cannot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across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s. In this article, I address this shortcoming by presenting the main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a multi‐method research project, in which a field experiment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Norwegian labour market was complemented with forty‐two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mployers who were observed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tud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data support earlier findings in documenting that ethnic discrimination indeed takes place, the qualitative material suggests that theorizing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literature have been too concerned with individual and intra‐psychic explanations. Discriminatory outcomes in employment processes seems to be more dependent on contextual fact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received, whether requirements are specified,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recruitment procedures are formalized. I argue that different contexts of employment provide different opportunity structures for discrimination, a finding with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5.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relevant dimensions of distance for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choice. Based on a sample of 203 interfirm linkages formed by French multinationals with partners across the world,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ur dimensions of distance on the choice between cooperative alliances and mergers-acquisition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dministrative and economic distanc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arket entry mode choice, wherea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is not significant. They further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host country's government effectiveness for market entry mode decisions.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市场仍旧存在某种程度的分割,如何突破这种市场分割到异地拓展市场是企业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省级层面或国家层面进行宏观分析。文章创新地从政企关系视角入手来考察市场分割情形下微观层面的企业异地市场拓展,也是首先把市场分割(和异地市场)分为省内(本市外)市场、省外市场和海外市场三个不同层面来研究的论文。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个体层面检验了企业异地市场拓展的可能。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分割确实阻碍了企业异地市场拓展,但这仅限于省内市场而不是省外市场。此外,市场分割是有方向性的,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市场里走出来的企业更容易拓展异地市场,但此结论仅适用于国内市场拓展而不适用于海外市场拓展。良好的政企关系是有利于企业异地市场拓展的,但仅限于省外市场,对省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是无效的。文章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并分析了对于企业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开放是一国融入全球化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WTO条件下对成员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入世后证券市场监管将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一些今后证券市场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 ,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后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场面。作为行业性很强的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 ,要想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必须在积极参加市场竞争的同时 ,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从社会发展的高度 ,大力开拓潜在市场 ,努力寻找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 ,农业较之工业显得缓慢和滞后。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固有的农业基础薄弱、战争破坏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本文力求抛开这些表面上的因素 ,试从政府决策、市场结构、农业传统文化这三方面对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原因加以探求。  相似文献   
10.
试论近中国茶馆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力 《东方论坛》2002,(3):42-46
在近代中国 ,茶馆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 ,并承担着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功能。茶馆与民众的经济生活相关联 ,也是民间纠纷调解的重要场所。同时 ,作为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 ,茶馆也是民间社会信息传播的集散地 ;民众在茶馆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也使得茶馆成为一种控制舆论的力量。茶馆的这些功能是近代民间社会内在运作逻辑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