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希拉里是女性政治领袖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仅因为她曾经掌握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实权,影响着世界事务和国际政策的走向,还因为她一路走来的曲折经历。从第一夫人到国会议员,再到位高权重的国务卿,希拉里给人的印象既有强硬、霸道,又有妥协、隐忍。曾经因为干涉克林顿政府工作,而受到批评和指责的希拉里,在遭遇婚姻和政治双重风暴的危急时刻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政府与经济区域集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林顿政府任期 8年经济成就举世公认 ,这与其积极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密不可分。本文从理论出发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克林顿政府推进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总背景和根本推动力 ;然后从实证和历史的角度说明克林顿政府在推进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时由于国内政治和国际环境等因素没有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而这些遗留问题将成为现任小布什政府的重大外交课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引起了美国朝野热烈的争辩.遏制派与接触派在4个问题上(中国是可以遏制的还是不可遏制的、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与世界是不是构成威胁、美中两国是否存在共同利益,中国走向民主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展开了辩论.克林顿政府适应时代潮流,面对现实,选择了接触派的主张,形成对华接触与合作的政策,但也继承了70年代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目前,美中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始构建,克林顿政府准备在6个方面同中国接触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硬实力”与“软实力” 明确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号称“纵横美国政学两界”、长期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出任过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的小约瑟夫·奈。他在2002年出版了专著——《美国强权的悖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不能一意孤行》。  相似文献   
5.
论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塑造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几经调整。于1995年提出了“参与和扩展”的全球战略,并在1997年发展成为“塑造-反应-准备”战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对外政策霸权色彩日益浓厚。想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图谋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上台后 ,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最惠国待遇与人权脱钩、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演变过程。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是其对华总体政策的一个缩影 ,明显反映出克林顿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1992年11月克林顿当选总统时,谁也想不到他所遭遇的第一场危机居然是与武装力量的大冲突,克林顿政府甚至在就任之前就受到这一危机的冲击。克林顿继承了一支从越战造成的最低点开始重建的军队,领导重建的是在海湾战争获得成功、受到民众欢迎的将军们。当克林顿要求同性恋者有权参军的时候,高级将领一片哗然,结果造成总统被迫向将军们投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余建军 《社会科学》2008,17(5):13-20
冷战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主要通过单边军事力量部署和双边安全安排这两种方式来维持其安全存在.冷战后,美国出于对亚太地区多边安全的需求,积极参与和创设多边安全安排,以借助其它国家的力量来共同应对安全威胁.受美国国内党派政治的影响,在不同政府时期,美国对待亚太多边安全的态度和行为有不同的表现.无论是谁执政,美国一直将促进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作为其单边军事存在和双边安全同盟的补充性手段.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国家不必在大国之间选择一方,特别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被视为奥巴马心腹和首席外交顾问的苏珊·赖斯,2014年9月22日在华盛顿意有所指地称,中国的崛起和美国亚太再平衡应该成为本地区加大合作的机遇。此前,赖斯为奥巴马11月"重要里程碑"式访华行程而探路,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八一大楼受到习近平、范长龙的友好接见。事实上,自第二任期以来,奥巴马外交决策的"内核小圈子"色彩浓厚。真正的决策者并非拜登、克里等人,而是那些围绕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