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由此可  相似文献   
2.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今年已经107岁了。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人活八九十岁也不稀奇,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周老除了听力差一些,阅读和表达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回望人生,周老经历了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今天依然硬硬朗朗。周老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周老说:"‘文化大革命’突然来  相似文献   
3.
严振国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终身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经穴解剖学科创始人。如今已80岁的严教授,身强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在各种会议和工作中依然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严教授的养生经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体动、心静、顺其自然和笔耕不辍。一、体动。闲暇的时候,严教授经常做家务,参加一些运动量小的体育活动。同时,他也关心时  相似文献   
4.
钱国宏 《家庭科技》2009,(10):30-30
家住辽宁省台安县台安镇的钱玉宽老人是远近闻名的寿星。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发明的绿色养生法,从而使他从容地度过了82个春秋。  相似文献   
5.
海伦 《人民周刊》2020,(4):78-79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回暖,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然而,由于春天气候多变,加之人体自身随着季节交替而出现的新陈代谢的变化,春季又是“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的季节,因此春季更应重视养生保健。《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短短的一段话,历代医家对此从各个方面作了注解,阐释了其丰富的内涵。古人认为人们的饮食起居只有顺应季节的变化,才会少生疾病,如果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会影响健康,引发疾病。因此,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淡泊从容,宠辱不惊,邓小平以豁达的心胸和大智慧安享93岁高寿。今年8月22日是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我们在此追思伟人,感受他独特人格魅力的时候,还可从他的养生之道中得到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7.
生于1934年的作家王蒙,如今70岁了,还喜欢看动画片。可见,身为中国严肃文学代表作家的王蒙,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观众和通俗文化接受者,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相似文献   
8.
细细体味旅游养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之道日益为千家万户所重视,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但如何养生?见仁见智,而养生方式,林林总总,不下百种.  相似文献   
9.
《中华魂》2013,(8):58-61
年逾九旬的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对于养生保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养生应要从青壮年就要开始,在未衰老养追求养生之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周老现今仍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坚持上班。以下总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振新 《源流》2012,(19):63
多年没去博罗了,85岁的叶文芳老大姐还在博罗县老促会会长的任上。如此高龄女性仍然在位供职,这在全省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今年7月,我们一行三人到博罗去了一趟,为的就是看望老大姐。真想不到,我们乘坐的车子离酒店大门还有一个弯弯的坡道,满面春风的叶文芳就迎着车子大步向我们走来,身段是那样的矫健,步履是那样的轻盈,与一般中年妇女无异。以前,我们只听说过叶文芳在抗日战争年代的传奇故事,冒着生命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