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华 《华人时刊》2005,(8):26-30
不久前,南京市白下区法院受理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据法官介绍,犯罪嫌疑人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利用他人身份证在银行办理了十多张信用卡,然后大肆透支消费达3万余元。从南京市法院提供的资料看,目前这类“假证真卡”的犯罪行为的绝对  相似文献   
2.
文件办理虽然是办公室人员按部就班的事务,但在具体的办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例外情况。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妥当、快速应对,保证内外沟通的及时准确,体现协调的艺术性。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文件办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反思并改进。一、掌握送批文件的灵活性(一)针对送批文件的多样性,要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3.
"文山会海"问题被视为"四风"的顽疾之一,极易反弹。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办文办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索了优化文件办理、规范会议管理、加强督办落实的方式方式,力求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印发性公文、转发性公文、批转性公文统称为印转类公文。这类公文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发文机关,文本结构相对复杂,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过,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下面举几种常见的失误加以说明。一、错把被印转文件当"附件"在印转类公文中,错将被印转文件当作附件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高层行政  相似文献   
5.
叶雷 《社区》2014,(7):63-63
今年2月8日的((北京晨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阮剑峰 《办公室业务》2002,(4):20-20,12
各级办公室都有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职能,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地方的办公室人员陷入文山会海和琐碎事务中,缺乏深入调查研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参与政务上来,"缺位"与"越位"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各级领导应切实转变观念、为办公室人员参与政务创造有利条件之外,办公室人员自身必须摆正位置,努力在参与政务上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应重点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建平  徐萍 《金陵瞭望》2009,(14):58-58
5月26日.浦口区政协副主席陈普照同志带领区政协委员一行到区建设局.对今年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在座谈会上.区建设局局长许国平代表区建设局向陈普照一行汇报今年承办9件提案的办理情况.他从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办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认真分解落实,切实采取有效的工作机制;严格办理程序,切实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处理“教案” ,清政府很早就提出了“持平办理”的方针 ,但在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下 ,处于弱势地位并只图苟安的清政府根本不可能做到“持平办理”。从清政府制定“持平办理”方针到执行不力以致失败 ,从另行出台“区分匪会”政策到降谕召募拳众 ,反映出民教交涉案件之所以逐渐发展为义和团运动 ,完全是一个规律性演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妍 《成才与就业》2011,(22):22-23
留学移民咨询师 岗位要求:熟悉教育、经济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了解世界主要留学移民国家的教育、经济概况及对留学移民咨询师的基本要求,掌握留学、移民的申请办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宽以待人 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罪。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日:“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宋史·王旦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