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情》2004,(10):46-46
胜利镇位于成都市牧马山西北山麓,属天府之国腹地,距成都市区18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公里、双流县城4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余人。该镇物产丰富,景色秀丽,百业兴旺,政通人和,清清的白河水环山而过,以美国松为主的多种常绿灌乔木覆盖大地,是一座集旅游、文化、居住、体  相似文献   
2.
说起成都双流县黄甲镇,很多老成都人马上会想到"羊肉汤".一锅白汤,一碗羊肉,依然是记忆中的味道.现在,随着天府新区建设号角的吹响,黄甲镇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 紧邻双流国际机场,承载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让黄甲镇转身成为了成都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这里也从"千年麻羊乡"转变为"现代工业镇".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情》2009,(7):F0002-F0002
基本概况:三星镇位于双流县东南端,地处龙泉山脉中段,毗邻仁寿县、简阳市,面积39.7平方公里,耕地20098亩,辖6村1社区、68个村(居)民小组,5994户,20597人,距市区和县城均为40公里,都江堰自流灌溉渠东风渠和新建成的锦绣东山大道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电力,通讯畅通。是市级科普示范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先后被授予“云崖免之乡”、省级“楹联特色文化之乡”和全国“村务公开先进乡镇”等称号,“云崖”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并获准使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双流县国土资源局为国土资源部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服务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相关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双流县国土资源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党组统一领  相似文献   
5.
辖区概览 西航港街道位于成都市南郊,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显著的“铁公机”立体交通优势:区位方面,街道北接成都高新、武侯,南邻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东连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西依双流国际机场,距成都市新行政中心仅有5分钟车程,同时位于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和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连接区域,是成都市、双流县产业发展核心区域;交通方面,该辖区毗邻国内第四大国机场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昆铁路、成雅、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绕城高速、机场高速、成乐大件路、成绵乐城际铁路穿越全境;且辖区内临港路、双华路、长城路、双中路、川大路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相似文献   
6.
因为老住持的善举,一对13年前被父母遗弃的唇腭裂龙凤胎兄妹,以四川古龙寺为家。13年光阴里,这对双胎胞兄妹改变了庙里从前一成不变的清修,也让这座深藏于四川成都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中的寺院,谱写出一段人间真情佳话……  相似文献   
7.
双流县是自东向西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幅员面积1032平方公里,辖20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92万。近年,该县创新推行"两免四制",大力开展"及时服务",充分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率先建成"比较充分就业县"。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焦点访谈》以整合工作力量、整合培训资金、整合培训结构为题,专题报道了双流县农民工培训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魅力双流     
《四川统计》2012,(8):F0004-F0004
双流地处成都平原腹地,自西向东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位于成都向南发展轴心区域。幅员面积1032平公里,户籍人口94.21万,辖18个镇,6个街道。双流县是四川开发最早的古县邑之一,始建于公元前1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因境内有锦江、江安河两条河流,故借大辞赋家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语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10.
人称“傅大姐”的傅碧霞是成都市双流县劳动监察中队长。别看她这个中队长职务不高、地位不显,可在双流境内大大小小的“老板”眼里却算个人物,打过交道的人大都领教了她那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对她有着一致的评价——“厉害!”同时,她那真诚炽热的爱心,也赢得了众多劳动和企业的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