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34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10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45篇
理论方法论   252篇
综合类   2049篇
社会学   36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身体研究在元理论层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分别侧重于身体的象征意涵和感知意涵,即作为隐喻的身体和作为现象的身体。这种辩证认识论有助于审视传播研究如何进入和架构身体议题。一方面,传播学者将注意力投射在身体的主体性焦虑上,从媒介进化史和文化展演的角度出发,发掘了身体在场的技术语境和象征价值,这是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另一方面,在日益沉浸化和交互化的传播环境中,身体又被塑造为赛博格的新隐喻和超越话语的新物质实践,这分别是建构主义的延续和反建构主义感知的物质化转向。未来,传播学视域中的身体研究需要高度重视认识论问题,从学术现象讨论转向学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广西社会学作为中国社会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以及专业组织建设方面都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甚至与同处西部的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呈现出研究基础薄弱,缺少研究骨干、与主流对话不够、研究成果分散等劣势.广西社会学通过与国内外的外部交流、区内研究主体之间的内部交流、兄弟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达到增强理论自觉、提升学术品质、扩大学术影响力,改变落后面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发展性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坚持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要求孩子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教学中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宗族制度与封建国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牢固基础之一,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制度的家法族规与封建国法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彻底肃清宗法观念的遗毒,对依法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思现代性     
欧陆思想界在反思现代性方面的研究兴趣持续不衰。近期出版的有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版),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译林版),英国学者多德的《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版)。泰勒的三个隐忧是个人主义导致意义的丧失,工具理性主导导致目的的晦暗,工业一技术社会的结构对人们的自由选择的限制。对于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允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法学所描绘的后现代法院之图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法官的法律推理活动从形式主义导向朝着目的性或政策导向全方位推进;二、后现代 法院赖以为裁判准据的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实在性被消解;三、法院的专业性式微;四、调 解等诉讼外解纷方式兴盛。后现代法院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可能成为一种主流 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唐末至今 ,论者对晚唐诗大多持否定态度。反思这种带有明显历史惯性的批评现象 ,不难发现 ,不是晚唐诗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而是其出现的异于此前诗坛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和艺术风格 ,不仅使那些视文学为伦理、政治奴婢的封建文学观念批评者难以认同 ,也使那些对思想文化史发展缺乏认识和分析的批评者 ,难以理解出现在晚唐诗中的种种变化 ,因而导致千余年来的批评失误  相似文献   
10.
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中 ,涌现出多种教师教育模式。其中技术性反思模式、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模式、缜密性反思模式、人格性反思模式和批判性反思模式最具代表性。这五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可以实现互补。因此 ,教师教育计划应该对五种反思能力的培养均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