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88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药具的需求,河北省晋州。市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计生药具服务新机制,"四措并举"推进流动人口药具服务年活动,提高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做了进一步要求,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了社会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象塑造中,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反映出社会发展与人的基本需要相适应的重要性。因此,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摒弃过去盲目追求城市规  相似文献   
3.
教育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逐渐得到提升。但农村部分贫困地区的教育仍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状态,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利用构建的方程,采用模型考察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弊端,从而构建城乡教育均等化,克服"马太效应",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循环流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普遍存在,中西部山区城乡公共服务差异明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界定了"公共服务"和"均等化"的概念,并梳理了其类别。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分析城乡差异以及其中的制约因素,指出并不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均优于农村,提出以公民参与和引入NGO组织为重点的恩施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昌市"十二五"规划为基础,探讨南昌市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然要求,客观评价目前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体职能。本文采用频数统计法构建河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并分别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采取主成分分析法(PCA)作为基本评价方法,运用SPSS21.0软件,得出综合评价结论,为逐步实现河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研究参考和现实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使用泰尔指数和 TOPSIS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 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整体 水平稳中有升;珠三角、东翼、西翼、粤北山区地区的区域间差异占比逐渐增大,但内部差异逐 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分布呈现珠三角和东翼地区高值集聚,西翼和山区低值集聚的 两极分化态势。因此,加大非珠三角地区财政支付转移力度、实现地区间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 展、建立合理的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有助于基本公共服务更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用实地考察、制度分析、理论建构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进程中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实运行中存在公共体育服务法规文本不完善、体育供给有限、体育组织不健全、体育需求多元化得不到满足等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影响成都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因素在于:专业性与专门性的公共体育服务法规文本出台跟进不力;体育供给与需求匹配不足;政府与体育社团组织功能双向发挥不到位.研究建议:明确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激活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财政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3):218-224
利益补偿和权能激发是政策主体对象化行动的基本目的,规定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实践路径,其中:利益补偿是基础性的,其核心特征在于政策主体致力于保障弱势者无差别的基本权利;而权能激发则是整合性的,其根本在于政策主体从个体、社区、组织等层面整合资源并遵循竞争性原则为弱势者增权。研究发现:残疾人公共参与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化、体制规定性和直接利益倾向特征;在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基础上,社会服务均等化发挥着对公共参与更全面、更积极的影响;社会服务均等化对残疾人公共参与的促进作用是以社会保障均等化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均等化程度越高社会服务均等化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