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永年是清代著名学者和藏书家,一生孜孜矻矻,数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文化事业。本文主要从倡导“儒藏说”推动《四库全书》的纂修;校勘《永乐大典》;分任《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三个方面论述他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北宋王珪的《华阳集》至清代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重新辑出,今所流传者即为此本,但此本误收现象严重,辑佚也很不完备。在劳格、栾云贵等人的基础之上,对《华阳集》中误收、重出、失收诗文加以综合考订,可以补入佚文九篇。从《华阳集》版本的历代流传状况来看,今所流传的辑佚本出现误收的原因,在于四库馆臣的辑佚疏漏,而非《永乐大典》的引文本身有讹误。  相似文献   
3.
构建优秀文化品牌,对于展示中原文化独特魅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成功体现了现代艺术形式、高端现代技术在优秀文化品牌构建和相关产业链发展中的强大作用。在构建中原优秀文化品牌时,需把握优势找准定位,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深入挖掘整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高效整合各方资源,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从而推进中原文化走出河南、走到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审时度势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和洪仁玕《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意思是,事物是经常变化的,其中的道理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看似不可行的事物,能够预见其日后可行的人,日后可以得到好处;而那些今日可行,但不能维持长久者,必定成为日后的祸患。认识其变化的规律,在于能审时度势和分清本末、强弱。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介绍了嘉靖《明伦大典》的编纂过程,该书由《大礼奏议》到《明伦大典》最后成书,历时四年,几易其稿,经数人之手,是嘉靖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史料,对大礼议及嘉靖政治研究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该书的编纂原因、编纂过程以及内容上前后数稿的异同,深入发掘了该书的重要意义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发现《永乐大典》残卷中的曾巩佚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发现的《永乐大典》残卷保存了他在任地方官时所作的14封书信,经笔者查考,其中13封不见于他书,属新发现的曾巩佚文。这是近20年来曾巩佚文发现最多的一次,对曾巩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信中所涉及的时、地、人、事进行了初步的考说。  相似文献   
7.
以"国球大典"、"阳光伙伴"、"武林风"等娱乐性电视体育节目为研究对象,对娱乐性电视体育节目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娱乐性电视体育节目的开展有助于体育运动的普及,有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娱乐性电视体育节目为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就今后娱乐性电视体育节目举办中应注意的节目内容多样性、兼顾不同类型观众、推广科学健身知识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世大典》是元代文宗时期编纂而成的一部政书。以该书现存佚文为线索,对元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略作分析探讨,以期有助于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苏州出状元,绍兴出师爷,这些都熟在人口。但是吉水出翰林,却似乎少为人知。其实早在明代,民间已经流传“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谚。此谚据说在《永乐大典》中有载,我见到的乃是明人周楫《西湖二集》第十八卷所云:  相似文献   
10.
北宋著名学者邵雍自称其诗有三千首,而现存其诗集《伊川击壤集》不同版本均仅有一千五百多首,还应有一千五百首,但未见其中。明清时期的文集、笔记和目录记载了邵雍另一部不为学界所知的著作———《前定数》,书前共有两序,其一为邵雍之孙邵博所书。该书是以诗歌的形式表现易数内容,而我们在《永乐大典》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前定数》,其诗共存一千四百九十三首。两者相加诗的数量不仅与邵雍所称相一致,而且《前定数》在内容和语言等方面与《伊川击壤集》和《皇极经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