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选面试已实行多年了,按说已不是陌生问题,但笔者最近两三年做面试考官时发现,有很多应试者在面试时仍不得要领,存在不少问题。故笔者根据多位考官的说法,对应试者如何提高公选面试成绩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善于打破沉默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于破冰,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相似文献   
3.
苏越 《广西社会科学》2007,(12):183-184
考试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迄今已有1 300余年的历史。1 000多年来,它一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尽管历来学界或民众对其弊端多有微词,个别极端的言论甚至主张“废除考试”。但以笔者之见,在没有更好的招贤纳才的替代手段或模式之前,现行的考试制度相对而言依然是升学、招聘、提干所采用的比较公平的方式。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期里,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还会继续存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研究考试的各种类型、特点以及应试者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对完善现行的考试制度,还是提高应试者的应试效率,都是有益无害的。蒙应先生、…  相似文献   
4.
案例分析题,是最近才出现并且受到广泛重视和大力推行的公选笔试题型。它具有极强的情境模拟性,是所有题型中最能真正考出应试者能力的题型,好的案例题可以达到“应试者在考场答题等同于在岗位工作”的神奇效果。从公选的发展趋势来看,案例题所占分值将会越来越大,必将成为公选的主导题型。正确认识案例分析题,掌握各个环节的必备知识和注意事项,对于考生答出高分,在笔试中脱颖而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刘树信 《决策》2009,(1):68-70
近年来,客观性试题在公选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是日趋减少,主观性试题的比重日益增多,在很多省的公选考试中甚至已经占到80%以上,需要应试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个朋友说,现在的大学生不懂算术。见我不明就里,便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他代表单位去招聘一些大学毕业生。面试时,他出了这样一道算术题:十减一等于几?有的应试者神神秘秘地说:“你想让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还有的人自作聪明地说:“十减一等于九,就是消费;十减一等于十二,那是经营;十减一等于十五,那是贸易;十减一等于二十,那是金融;十减一等于一百,那是贿赂。”只有一个应试者说等于九,但还有点犹犹豫豫。  相似文献   
7.
曹辉 《决策》2010,(4):88-89
对于面试答辩许多应试者都感到心里没底,准备待考阶段不知如何下手,面试前感到紧张,如此下去,难免出现怯场现象。  相似文献   
8.
实施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以来,全国及各省、市面试题库建设成为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从对成千上万题目的分析,以试题主要设计的目的及要测评的要素看,可归纳为六大类. 一、背景性问题 背景性问题一般用于面试的开始阶段,作为导人性的题目,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缓和面试应试者的紧张情绪,所有的应试者都有话可说.另一方面是帮助考官对应试者有基本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提问收集有价值的话题.主要是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志向、学习、工作等基本情况,来参加面试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9.
清敏 《人力资本》2010,(2):34-35
在面试中.有些用人单位会问一些涉及应试者个人隐私的问题,诸如“你有男朋友吗?”“你赞成婚外性行为吗?”“如果客户对你提出性要求,你怎么应对?”。如果老板骚扰你,你怎么办?拿酒瓶砸他?”  相似文献   
10.
童天 《中国劳动》2013,(6):43-45
<正>面试是主试者与应试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交互式的交流过程,以考查应试者素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中,主试者与应试者之间交流的本质是"交互"性,这种"交互"涵盖了多种性质的交流方式,比如,口头语言交流、肢体语言交流、目光交流、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