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性别歧视语是男女地位不平等这一长期社会顽疾的外在症状。本文旨在通过从词形、词序、词义、称谓、描述等英语的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语进行分析,揭示出英美国家的女性地位降级和文化失语。本文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使用性别中性词和对等称谓、调整词序、创造新词等语义纠正策略,可消除英语中大量存在的女性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对公众认知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更关注工作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仅对应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如女性的相貌、身高等要求、外来打工妹的应聘两个问题的认知率高于男性;女性对性骚扰性别歧视认知率与男性没有显著差异;公众对各种性别歧视现象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3.
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必然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本文对英语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产生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5.
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为了说明性别观念是如何成为人们的语言观念的,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透视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Gender discrimination is felt and found universally, and sexism in language is no exception. Sexist languages exis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n analysis of linguistic sexism will promise us the assumptions that language is emblematic of and constitutive of soci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单身人口比例的上升,单身人群特别是单身女性群体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目前国内对单身女性的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来探讨单身未婚女性的身心和生活状态,缺乏系统的理论观照,且访谈样本又大都局限于大城市的中产阶层单身未婚女性,因而限制了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从交叉性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单身女性面临的宏观(儒家文化和人口调控压力)、中观(媒体的形象控制和代际压力)和微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单身歧视)的多元交叉压力和歧视,厘清目前单身女性所受到的压力和歧视,从不同阶层单身女性的需求出发,才能为她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单身人口比例上升的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侯猛 《南方人口》2016,(1):18-25
文章采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基于 RIF 回归的分解方法分析性别工资差异,并对各收入分位数上的性别歧视程度进行估量和分解。研究发现: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特征效应对性别收入差距解释的比重逐渐提高;系数效应带来的性别歧视对性别收入差距解释的比重不断下降,但系数效应依然是造成劳动力性别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教育在消减性别收入差距上的作用减弱,而职业资格、掌握技能耗时、职业性别隔离和签订劳动合同等变量则有助于缩小性别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在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困难的现实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越发明显,在民族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在用人单位眼里,女生是高成本劳动力,特别是有些民族地区的性别歧视表现得还比较明显。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与社交场合的性别弱势会对企业利益造成影响,这是企业排斥女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