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的渊源和特征 ,比较研究两种制度的法律内涵 ,指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相互独立 ,不可替代 ,各有优劣。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确立的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 ,是在借鉴吸收国外立法经验基础上的历史性突破 ,标志着我国合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致害责任是典型的对物的替代责任。饲养的动物指一切为人实际控制的动物。动物基于本身的危险性,以独立的动作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动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即应承担责任,不问其主观过错。混合过错下,所有人、管理人、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而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的故意以及受害人的承诺是责任主体据以援引的当然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3.
对人身保险不可抗辩条款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身保险不可抗辩条款的内涵、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指出我国保险法中的不可抗辩条款的不足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人身保险不可抗辩条款的建议 ;文章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法规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票据行为具有要式性、文义性、独立性和无因性等特点,票据债务人当以票据记载的内容履行义务,但票据债务人有合法事由时,可以《票据法》之规定对持票人进行抗辩。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票据法没有限制,而后者则受到严格地限制,实践中对此有着一些不同认识。本文试就对这两类抗辩进行分析,以期以熟练掌握票据抗辩事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专利侵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元素之一,处理专利侵权指控大约有十一种方法:未落入对方的专利保护范围,先用权,现有技术,无过错,临时过境,权利用尽,非生产经营目的,科学研究,为行政审批需要使用,诉讼时效。这些原则的应用都有他们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在实践中有很多误解和错误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过于简单和笼统,导致司法实践中处理票据抗辩相关问题时不免捉襟见肘.本文借鉴外国立法例,对我国立法中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完善建议,期望对我国的票据立法和实践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张红 《浙江学刊》2012,(4):155-160
新闻报道中的名誉权侵权责任认定应遵循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基本内容严重失实、基本内容失实和内容属实但评论不当。与之对应的是,媒体可主张的违法阻却事由主要有真实性抗辩、相当性抗辩、官方依据抗辩和合理评论抗辩。在责任分担上,应根据具体案情依据法律酌定。  相似文献   
8.
张跃辉  郭富锁 《南方论刊》2022,(12):69-71+81
《民法典》第986条是关于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的规定。第986条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虽无实质变化,但其中的细微改动值得推敲。第986条旨在基于衡平理念和公平原则,对善意得利人予以必要优待,第986条与《民法典》第122条、第988条等存在密切联系。善意得利的成立,需要明确善意、得利不存在的判断基准。在善意得利的两层法律效果上,第986条的第一层法律效果在于善意得利人现存利益的返还义务,第二层法律效果则是善意得利人的得利丧失抗辩,对于得利丧失抗辩及其限制问题,要着眼于双务合同无效、被撤销后第986条与第157条的适用顺位上予以考量。举证分配上,善意得利人要对其不知且不应知得利无法律根据的情况进行举证,如果得利不存在的,还要证明得利不存在的事实,否则将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9.
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分别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守约方使其提前获得救济,防范合同成立后至履行期到来前出现的履约风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合同法中不但赋予当事人不安抗辩权,还建立了预期违约制度,对此学者们存在诸多争议。我国合同法以大陆法为基础,并吸收了国际立法在预期违约上的先进之处,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的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制度,二者之间的过渡衔接合理,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修改后"民事诉讼再审事由"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民事诉讼再审事由做了重大的调整,由原来的5种增至15种,在内容的列举上比以往更详细,具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也更加符合民事诉讼的规律和机理.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争议,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实质性事由的规定欠缺操作性,应进行简化和浅化;部分条款表述不够明确具体,需辅以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